前俯后仰的拼音、解释、组词

前俯后仰的简介:

qián fǔ hòu yǎng
身体前后晃动。形容大笑或困倦得直不起腰的样子。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身体向前弯下,向后仰起。如:这个笑话实在是太有趣了,笑的大家前俯后仰。

1. 身体向前弯下,向后仰起。如:「这个笑话实在是太有趣了,笑得大家前俯后仰,东倒西歪。」

词语解释

前俯后仰”是一个汉语成语,通常用来形容身体因某种原因而大幅度地前后倾斜或摇晃。这个词常用于描述人的动作极其夸张、不稳当或者非常激烈的状态。

出处: 这个成语出自《西游记》(第八回):“那大圣在半空里,前俯后仰,莫想得定。”

释义: - 前俯后仰:形容人身体大幅度地向前倾倒和向后仰去。比喻动作非常剧烈、不稳当。

造句

  1. 我们坐在旋转木马上,前俯后仰地笑个不停。
  2. 舞台上,他跳得十分卖力,整个人前俯后仰的,引来阵阵掌声。
  3. 高空飞行表演中,飞机在空中做各种特技动作,飞行员的身体都快前俯后仰了。
  4. 拉拉队队员挥动着手中的彩带,身体随着节奏前俯后仰地摇摆着。
  5. 因为太紧张和兴奋,他走路时头一直前俯后仰的,险些摔倒。

这些句子分别从不同的场景中展示了“前俯后仰”这个词的生动运用。

分词解释

qián

1 指空间,人面所向的一面;房屋等正门所向的一面;家具等靠外的一面,与“后”相对:~面。~边。~方。面~。~进。~程。2 指时间,过去的,往日的,与“后”相对:以~。~人。~此。~科。~嫌。~言。~车之鉴。3 顺序在先的:~五名。4 向前行进:勇往直~。

1 向下,低头,与“仰”相对:~身。~视。~瞰。~首。~临。~拾即是。~仰。2 潜伏,卧伏:季秋之月“蛰虫咸~在内”。3 旧时公文及书信对上级或尊长的敬辞:~允。~念。~恤(请求对方体恤)。~察。~顺。

hòu

1 君主;帝王:商之先~(先王)。2 帝王的正妻:皇~。太~。3 诸候。《書•舜典》:“肆覲東后。”4 指空间在背面,反面的,与“前”相对:~窗户。~面。~学。~缀。~进。5 时间较晚,与“先”相对:日~。~福。~期。6 指次序,与“前”相对:~排。~十名。7 子孙:~辈。~嗣。~裔。~昆。无~(没有子孙)。8 姓。

yǎng,áng

1 脸向上,与“俯”相对:~首。~望。2 敬慕:久~。敬~。3 依赖:~承。~赖。~仗。~人鼻息。4 旧时公文用语。上行文中用在“请、祈、恳”等字之前,表示恭敬;下行文中表示命令:~即尊照。5 服下,指服毒:~药(服毒药自杀)。~毒。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