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役的拼音、解释、组词

番役的简介:

fān/pān yì
1.轮番服役。 2.明清时缉捕罪犯的差役。

  • AI解释

番役》这个词在古代中国文献中指的是轮换值班、轮流担任职务的人或机构。这个词汇常见于官僚制度和军队编制之中,具体来说,就是指负责轮班值守或执行特定任务的人员或者单位。

详细解释:

  • 定义番役主要是指按照一定的轮班制度来执行特定职责或任务的人员或机构。
  • 历史背景:在古代中国,为确保军事力量和行政管理的有效运行,常常实行轮流值班制。这种体制保证了在任何时间点都有人负责特定的任务。
  • 应用场景
  • 在军队中,“番役”可能指的是不同班次的士兵轮流驻守或执行巡逻任务。
  • 在官僚体系里,则可能是不同的政府部门或官员按照一定周期轮换履行特定职责。

示例造句:

  1. “自古以来,军队便采取番役制度以确保昼夜不断有人守护疆土。”
  2. “朝廷为了加强京城的安全,特别设置了多个番役班次,每班次负责一夜的巡逻任务。”
  3. “在繁忙的政务处理中,各部门需要通过轮班制(即番役)来提高工作效率。”
  4. “古代军队中的番役制度有效避免了士兵因连续作战而产生的疲劳问题。”
  5. “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重要会议,各部门提前进行了详细的番役安排。”

以上造句展示了“番役”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方式和其背后的意义。

分词解释

fān,pān

1 遍数,次,回:三~五次。2 轮流更代:轮~。更(gēng )~。3 称外国的或外族的:~邦。~茄。~薯。4 倍:产量翻了二~。

1 服兵务,从军:从~。现~。2 战事:战~。3 服劳力之事:劳~。徭~。4 使唤:~使。奴~。5 被役使的人:~夫。~徒。仆~。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