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礼赞的拼音、解释、组词
白杨礼赞的简介:
bái yáng lǐ zàn
散文。茅盾作。1941年发表。作品赞美傲然挺立在西北高原上的白杨树,并以其象征着“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质朴、坚强以及力求上进的精神”。抒情色彩浓烈,具有阳刚之美。
散文。茅盾作。1941年发表。作品赞美傲然挺立在西北高原上的白杨树,并以其象征着“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质朴、坚强以及力求上进的精神”。抒情色彩浓烈,具有阳刚之美。
- AI解释
《白杨礼赞》是现代著名作家茅盾创作的一篇散文,收录在他的代表作集《矛盾选集》中。这篇作品以白杨树为描写对象,通过赞美白杨树的形象、精神以及它所象征的北方农民的精神品质和坚韧不拔的革命精神,反映了作者对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民团结抗战、英勇斗争的讴歌。
详细解释
- 礼赞:这里意为对事物进行崇高的赞颂或歌颂。全文通过对白杨树的形象和精神气质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它的崇高敬意。
- 白杨树:在文中,它不仅仅是一棵树,而被赋予了象征意义,代表着一种坚强、朴实而又不张扬的精神品质。
造句
- 茅盾在《白杨礼赞》中通过赞美白杨树的坚韧与美丽,表达了对抗日英雄们的深深敬意。
- 白杨树虽然不高大,却以它挺拔的姿态,诠释了生命的顽强,正如文中所言,“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
- 《白杨礼赞》中的白杨树形象不仅成为了作者情感寄托的对象,也成为了中国革命精神的一种象征。
- 在这篇文章中,茅盾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白杨树的形象,并通过它赞扬了那些在逆境中不屈不挠、英勇斗争的人们的精神风貌。
- 茅盾笔下的白杨树不仅是自然界的产物,更是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精神的具体体现。
这些句子展示了《白杨礼赞》中的主题以及作者如何通过对白杨树的描述来表达更深层次的情感和象征意义。
分词解释
白
bái
1 雪花或乳汁那样的颜色:~色。~米。2 明亮:~昼。~日做梦。3 清楚:明~。不~之冤。4 纯洁:一生清~。~璧无瑕。5 空的,没有加上其它东西的:空~。~卷。6 没有成就的,没有效果的:~忙。~说。7 没有付出代价的:~吃~喝。8 陈述:自~。道~(亦称“说白”、“白口”)。9 与文言相对:~话文。10 告语:告~(对公众的通知)。11 丧事:红~喜事(婚事和丧事)。12 把字写错或读错:~字(别字)。13 政治上反动的:~匪。~军。14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族。~剧。15 姓。
杨
yáng
1 落叶乔木,叶互生,卵形或卵状披针形,柔荑花序,种类很多,有白杨,大叶杨,小叶杨等多种,木材可做器物:~柳。2 姓。
礼
lǐ
1 社会生活中,由于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仪节:婚~。丧(sāng)~。典~。2 符合统治者整体利益的行为准则:~教(jiào)。~治。克己复~。3 表示尊敬的态度和动作:~让。~遇。~赞。~尚往来。先~后兵。4 表示庆贺、友好或敬意所赠之物:~物。~金。献~。5 古书名,《礼记》的简称。6 姓。
赞
zàn
1 帮助,辅佐:~助。~划。~襄(协助)。~理。~成。2 主持礼仪:~礼。3 夸奖,称扬:~叹。~许。~扬。~和(hé)。~颂。~赏。~词。~誉。称~。4 一种文体,用于颂扬人物:小~。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