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攫金的拼音、解释、组词
误攫金的简介:
wù jué jīn
1.《汉书.直不疑传》﹕"其同舍有告归﹐误持其同舍郎金去。已而同舍郎觉﹐亡意不疑﹐不疑谢有之﹐买金偿。后告归者至而归金﹐亡金郎大惭。"后以"误攫金"指受人误解而自己问心无愧。
1.《汉书.直不疑传》﹕"其同舍有告归﹐误持其同舍郎金去。已而同舍郎觉﹐亡意不疑﹐不疑谢有之﹐买金偿。后告归者至而归金﹐亡金郎大惭。"后以"误攫金"指受人误解而自己问心无愧。
- AI解释
词语“误攫金”中的“攫”是抓取、夺取的意思,“金”在这里指的是财物。因此,“误攫金”的意思是指因为误解或者错误而擅自获取了他人的财物,结果往往意味着行为人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详细解释:
- 语义构成:误(错误地)+ 攫(抓取)+ 金(财宝、金钱)。整个词语描述的是因误会或失误而拿走了他人财物的情景。
- 使用情境:这个词通常用于描述某人因误解情况而非法占有他人的财物,或是因为疏忽大意导致误拿了本不应占有的东西。这种行为在法律上可能被视为不当得利或盗窃等违法行为。
造句:
- 小明误以为落在地上的金戒指是自己的,于是拿了起来,结果却因此陷入了麻烦。
- 在超市检查时,店员小李不慎把顾客遗留的钱包误认为是自己丢失的而私自留下,这构成了一起误攫金事件。
- 某日,张三在公园散步时捡到了一块金表,误以为这是遗失物品且没找到失主,最终被警方以误攫金行为进行了法律处理。
- 小红看到地上有一串钥匙,误认为是自己丢失的而归还了家,结果那其实是别人家的重要财物。
- 在一次公司内部审计中,财务部门发现有人误以为同事暂时保管的钱款已永久委托给他,并因此擅自拿走了这笔钱,这是典型的误攫金案例。
分词解释
误
wù
1 错,不正确:错~。失~。笔~。~差(chā)。2 耽搁:耽~。3 因自己做错而使受损害:~国。~人子弟。4 不是故意而有害于人:~伤。
攫
jué
1 抓取:~取(掠夺)。~夺。
金
jīn
1 一种化学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黄赤色,质软:黄~。~子。~笔。2 金一类的,具有光泽、延展性,容易传热和导电的固体的通称(汞除外)。:~属。五~(旧指金银铜铁锡)。合~(两种或多种金属混合而成的金属)。~文(铸或刻在商周青铜器上的铭文,旧称“钟鼎文”)。3 钱:现~。基~。挥~如土。4 指兵器或金属制的乐器:~革(兵器甲铠的总称,引申指战争)。~声(a.钲声;b.钟声)。~鼓(锣鼓)。5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6 喻尊贵、贵重、难得、持久、坚固、有光泽等:~兰(友情深)。~刚(梵语意译,喻牢固、锐利、能摧毁一切)。~瓯(a.盛酒器;b.喻疆土完整)。~城汤池。7 一些动、植物因颜色似金而得名:~鱼。~乌(太阳)。~龟。~丝猴。8 中国朝代名:~代。9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