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判的拼音、解释、组词

科判的简介:

kē pàn
1.谓分段。

  • AI解释

科判》,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更多地出现在古代文献或特定的专业领域内。通常,“科判”指的是古代的一种法律条文分类方法或者是一种文书处理的方式,在司法审判中有一定的应用。在法律体系里,通过“科判”的方式,可以更系统化、条理化地对案件进行分析和判决。

详细解释

  1. 法律术语中的“科判:在古代的中国法律实践中,“科判”是指将案件按照不同的罪名或类型进行分类处理。这种方式有助于司法人员根据案情的具体情况,迅速准确地找到适用的法律规定来进行裁决。

  2. 文书处理中的“科判:在文书写作和档案管理中,“科判”可能指的是对文件、资料等进行分类整理的过程。

造句

  1. 古代法官依据《唐律疏议》的条文,仔细进行了案件的科判

  2. 为了更好地管理卷宗,律师决定采用新的科判方法来分类所有的法律文件。

  3. 在这个古代法庭上,法官根据科判结果作出判决。

  4. 经过细致的研究和分析,研究者为《唐律疏议》中的条文进行了详细的科判整理。

  5. 为了提高司法效率,我们引入了先进的科判系统来管理案件。

需要注意的是,“科判”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用,上述解释及造句是基于古代文献和特定领域的理解进行的扩展。如果是在其他语境下使用“科判”,可能需要进一步明确其具体含义或背景。

分词解释

1 动植物的分类单位:狮子属于猫~。槐树是豆~。2 机关内部组织的划分:~室。财务~。3 学术或专业的类别:~目。学~。文~。外~。4 古代分科考选文武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举。~甲。~第。登~。5 判定(刑罚):~处(chù)。~罚。6 古典戏剧本中指示角色表演动作时的用语:笑~。~白。7 古同“棵”。

pàn

1 区别,分辨,断定:~明。~辨。~据。~读(利用已知的视觉信息符号来判断新获得的视觉信息的含义)。~断。2 分开,截然不同:~然。~若两人。~若鸿沟。3 评定:裁~。谈~。~卷子。4 司法机关对案件的裁决:~词。~决。~案。5 古代官名:通~。~官(中国唐、宋两代辅助地方长官处理公事的人员,传说中借指阎王手下管生死簿的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