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夷之志的拼音、解释、组词

等夷之志的简介:

děng yì zhī zhì
等夷:匹敌。指臣下僭越朝廷之心。即夺权篡位之野心。

  • AI解释

词语详解

等夷之志(děng yí zhī zhì)是一个成语,出自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其含义为对待事情或人保持平和、公正的态度,不因为地位高低、贫富贵贱等因素而有所偏颇。

  • : 意为相同、一样。
  • : 有平等的意思,在这里用来形容态度公平、一致。
  • : 指意图或者决心。在这一成语中特指对待事物的态度。

综合而言,"等夷之志"是指以平和的心态看待世间万物,不因个人利益得失而改变自己的立场或行为准则。

造句

  1. 在处理公司内部事务时,他始终坚持等夷之志的原则,对任何人都一视同仁。
  2. 老师用等夷之志来教育学生,让大家明白公平的重要性。
  3. 无论对方是什么身份地位,她总是以等夷之志对待每一个人。
  4. 公司领导倡导全体员工践行等夷之志精神,增强团队凝聚力。
  5. 她在做研究时坚持等夷之志,对所有数据进行平等分析,不带偏见。

通过上述解释和造句,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并运用“等夷之志”这一成语。

分词解释

děng

1 古代指顿齐竹简(书)。2 数量、程度相同,或地位一般高:相~。平~。~于。~同。~值。~量齐观。3 表示数量或程度的级别:~级。~次。~第。~而下之。4 特指台阶的级。5 种,类:这~事。6 表示同一辈份的多数人:我~。尔~。7 表示列举未尽,或用于列举煞尾:北京、上海~地。8 候,待:~候。~待。9 待到:~我写完。10 同“戥”。

1 中国古代称东部的民族:东~。九~(古时称东夷有九种)。2 中国旧时指外国或外国的:华~杂处(chǔ ㄔㄨˇ)。3 平,平坦,平安:化险为~。4 弄平:~为平地。5 消灭:~灭。族~(诛杀犯罪者家族)。6 等辈:“诸将皆陛下故等~”。7 古代的锄类工具。8 同“ 怡 ”,喜悦。9 同“ 痍 ”,创伤。10 姓。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zhì

1 意向:~愿。~气。~趣(志向和兴趣)。~士(有坚决意志和高尚节操的人)。~学。2 记在心里:~喜。~哀。永~不忘。3 记载的文字:杂~。~怪(记载怪异的事)。4 记号:标~。5 〈方〉称轻重,量长短、多少:~子。用碗~~。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