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帛的拼音、解释、组词

简帛的简介:

jiǎn bó
1.简牍与帛。古代书写用品。

  • AI解释

简帛》是关于古代书籍载体的一类术语。在古代,由于技术和材料条件的限制,人们主要使用竹简、木牍和丝织品(如帛)作为书写工具或记录资料的媒介。“简”指的是长度不一的小竹片或木片,古人用其一端刻字;“帛”则是指以蚕丝为原料制作的古代丝绸制品,也常用于书写。在先秦、汉代甚至更早和稍后的时期,《简帛》是记录历史、文献资料及文化思想的重要载体。

详细解释

  1. :是指用竹子或木头削制成的小条状物,一般一端刻字,另一端则空出便于穿连。在春秋战国到汉代初期,人们习惯于将文字写在简上,并以绳索将其串联成册。
  2. :指古代丝绸制品,在材质柔软、易于书写的特性下,成为另一种重要的书写材料。用于记载重要文献和日常记录,如《论语》的早期抄本就曾被发现是用丝帛书写的。

造句

  1. 古代文人往往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在简牍上撰写他们的著作。
  2. 考古学家在新疆出土了许多珍贵的汉晋时期简帛文献,为研究古代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3. 为了保护这些脆弱的纸质文物,博物馆将它们用高级绸布包裹,置于恒温、恒湿的环境中保存。
  4. 学者们通过解读这些简帛上的文字,得以更深入地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和思想状况。
  5. 在中国古代文化的研究中,《简帛》不仅记录了历史事件和科学知识,也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风貌。

分词解释

jiǎn

1 古代用来写字的竹板:竹~。~牍。~策。~册。2 书信:~帖。~札。信~。书~。3 不复杂:~单。~易。~略。~要。~便。~洁。~练。册繁就~。言~意赅。4 选择:~拔。~选。~任。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