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角带的拼音、解释、组词
犀角带的简介:
xī jiǎo/jué dài
1.饰有犀角的腰带。非品官不能用。
1.饰有犀角的腰带。非品官不能用。
- AI解释
词语解析
犀角带是一个文学性较强的词汇,通常不用于现代汉语中的日常表达。它并非指真的“带子”,而是一种象征性的意象或比喻性用语。
- 起源与含义:
- “犀角”指的是犀牛的角,犀角在古代被广泛认为具有药用价值和辟邪等神奇功能。
- “带”在这里并不是实际穿戴的一种物品,而是指一种装饰品、配饰或者象征物。
-
整个词语常用于文学作品或历史典籍中,意指某种特殊的标记、符号或身份象征。
-
用途: 在古籍或文献中,“犀角带”多被用作隐喻或象征某个人的身份地位、特殊成就或是某种标志。比如古代帝王的仪仗队中的特别标识等。
五个造句
- 历史学者在研究明朝宫廷礼仪时,发现了许多关于“犀角带”的记载,它们是权贵阶层身份等级的重要标志。
- “犀角带”这个词语虽然少见于现代语境,但在古代文人的笔下,往往用来形容拥有特殊地位或功勋的人物。
- 王子自小便佩戴着父亲赐予的“犀角带”,象征着他继承了家族的荣誉与使命。
- 在这场盛大的庆典上,每一位重要嘉宾都身披绣有“犀角带”图案的礼服,彰显其非凡的身份。
- 古代诗人常在诗歌中借用“犀角带”的意象,表达对于英雄人物或具有特殊意义的人物的赞美之情。
以上造句是为了更好地理解“犀角带”这一词语的文化背景和使用场景。虽然它不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词汇,但通过这样的解释和示例可以帮助理解其背后的含义与用途。
分词解释
犀
xī
1 哺乳动物,形状略像牛,皮粗而厚,多皱纹。角生在鼻上,产于印度一带的只生一只角,产于非洲的有两只角,可做器物,亦可入药(通称“犀牛”):~角。~甲。~照。灵~。2 坚固:~舟(坚固的船)。~利(锐利;锋利)。
角
jiǎo,jué
1 牛、羊、鹿等头上长出的坚硬的东西:牛~。鹿~。犄~。~质。2 形状像角的:菱~。皂~。3 突入海中的尖形的陆地(多用于地名):成山~(在中国山东省)。4 几何学指从一点引出两条直线所夹成的平面部分:直~。~度。~钢。~尺。5 物体边沿相接的地方:~落。6 额骨(俗称“额角”)。7 古代未成年男孩头顶两侧束发为髻(亦称“总角”)。8 古代军中的一种乐器:画~。号~。9 古代量器,酒的计量单位:“先取两~酒来”。10 中国货币单位。11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12 量词。
带
dài
1 用皮、布或线等做成的长条物:~子。皮~。领~。一衣~水。2 像带子的长条物:~钢。~鱼。声~。3 车轮胎:车~。外~。4 区域:地~。温~。5 佩戴,披挂:~孝。~剑。6 随身拿着:携~。~挈。~着钱。7 捎,连着,顺便做:连~。~职。~累(lěi )(连累)。话中~刺。8 含有,呈现:~电。~伤。9 率领,引导:~领。~头。~动。以点~面。10 女子阴道分泌的白色黏液: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