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簶的拼音、解释、组词

胡簶的简介:

hú lù
1.见"胡禄"。

  • AI解释

胡簶》一词实际上并不存在,可能是由于输入错误或者笔误。在古汉语中,“胡”字常用来指代北方或西域的人、事物和文化,但与“簶”结合形成的词汇并不常见。不过,“簶”字在古代文献中也较为罕见,它通常指的是帘子或者帷幕。

若您是指“胡笳”,这个词在古代中国文学中有一定的记载,可以作如下解释:

胡笳: 1. 释义:“胡笳”是一种中国古代的乐器,形状像一把竖琴,用牛角制成。因其声音凄凉悲壮,常常被用于表现边塞战士的情感和心境。 2. 出处与文化意义:胡笳在《汉书·张骞传》中就有记载,常与边疆、战争以及将士思乡之情相联系。

若按此解释,“胡笳”可以用作造句如下:

  1. 月光下,胡笳的声音如泣如诉,仿佛将我带回了那片遥远的战场。
  2. 士兵们仰望着星空,伴着胡笳声,开始回忆起家乡的故事和亲人。
  3. 胡笳的哀鸣伴随着夜风,在空旷的大漠上回荡不绝,让人不禁感到一股深深的悲凉。
  4. 诗人站在城楼上,手握胡笳,吟唱出对国家统一和平的愿望。
  5. 这首诗以胡笳为引子,讲述了边疆战士的故事和他们的坚守与期盼。

如果“胡簶”是您想询问的词语,请提供更多信息或更正词形,以便我能为您提供准确的帮助。

分词解释

1 中国古代称北边的或西域的民族:~人。~服。~姬(西域出生的少女)。~越(“胡”在北方;“越”在南方,喻疏远、隔绝)。2 泛指外国或外族的:~椒。~瓜(黄瓜)。~琴。~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管乐器)。3 乱,无道理:~来。~闹。~吹。~言乱语。4 文言疑问词,为什么,何故:~不归?“~取禾三百廛兮?”5 嘴周围和连着鬓角长的须毛:~须。6 古代指兽类颈下垂肉:“狼跋其~。”7 巷、小街道称“胡同(tòng)”(用作巷名时,“同”读轻声不儿化)。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