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1942- )的拼音、解释、组词
胡锦涛(1942- )的简介:
hú jǐn tāo (1942- )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1942年12月生,安徽绩溪人,1964年4月入党,1965年7月参加工作,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河川枢纽电站专业毕业,大学文化,工程师。1959年至1964年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学习。1964年至1965年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学习,并任政治辅导员。1965年至1968年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参加科研工作,并任政治辅导员(“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终止)。1968年至1969年水电部刘家峡工程局房建队劳动。1969年至1974年水电部第四工程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1942年12月生,安徽绩溪人,1964年4月入党,1965年7月参加工作,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河川枢纽电站专业毕业,大学文化,工程师。1959年至1964年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学习。1964年至1965年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学习,并任政治辅导员。1965年至1968年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参加科研工作,并任政治辅导员(“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终止)。1968年至1969年水电部刘家峡工程局房建队劳动。1969年至1974年水电部第四工程
- AI解释
词语“胡锦涛(1942- )”中的“胡锦涛”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领导人之一,其政治生涯中担任过多个重要职务。具体来说:
- 职务:曾担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等职。
- 任期:从2003年到2012年,他作为中共中央总书记;2013年至2018年期间,他还同时担任国家主席和中央军委主席。
胡锦涛的个人生平包括了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的长期服务。他的工作生涯体现了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及之后的社会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等方面的努力。
以下是五个使用“胡锦涛(1942- )”造句的例子:
- 胡锦涛同志在担任国家主席期间,致力于推动国际合作与交流。
- 作为一名经历过多次重要历史转折的领导人,胡锦涛对中国的和平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 在胡锦涛主政时期,中国社会经济取得了显著成就,国际地位也有所提升。
- 胡锦涛强调了加强党的建设、反腐倡廉的重要性,这为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供了保障。
- 他任职期间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理念,对指导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请注意,“胡锦涛(1942- )”是一个描述其身份和生涯的表述方式,具体的历史贡献、政策主张等需要结合历史背景和个人事迹进行详细了解。
分词解释
胡
hú
1 中国古代称北边的或西域的民族:~人。~服。~姬(西域出生的少女)。~越(“胡”在北方;“越”在南方,喻疏远、隔绝)。2 泛指外国或外族的:~椒。~瓜(黄瓜)。~琴。~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管乐器)。3 乱,无道理:~来。~闹。~吹。~言乱语。4 文言疑问词,为什么,何故:~不归?“~取禾三百廛兮?”5 嘴周围和连着鬓角长的须毛:~须。6 古代指兽类颈下垂肉:“狼跋其~。”7 巷、小街道称“胡同(tòng)”(用作巷名时,“同”读轻声不儿化)。8 姓。
锦
jǐn
1 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旗。~屏。~标。~绣(精美鲜艳的纺织品,喻美丽或美好,如“~~山河”、“~~前程)”。~上添花。2 鲜明美丽:~霞。~缎。~笺。~鸡(鸟,形状和雉相似,雄的头上有金色的冠毛,颈橙黄色,背暗绿色,杂有紫色,尾长,雌的羽毛暗褐色。饲养供玩赏)。
涛
tāo
1 大波浪:波~。浪~。惊~骇浪。2 像波涛的声音:松~阵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