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簿的拼音、解释、组词
底簿的简介:
dǐ/de bù/bó
1.底册。
1.底册。
- AI解释
《底簿》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并不广泛,但在某些特定场合或历史文献中会有所出现。它主要指的是记录某种信息或事务的基础账册、登记簿或者档案。在古代文书中,“底簿”常用于记载各种事项,如土地所有权、户籍信息、税收情况等。
详细解释
- 基础性:底簿作为基础性的记录方式,能够为后续的查询和管理提供原始依据。
- 完整性:它不仅记录当前的状态或数据,也可能包含历史变动的信息,确保信息完整连续。
- 实用性:在行政管理和财务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造句示例
- 县衙门里,负责户籍的官吏正仔细核对底簿上的信息,以确保没有遗漏任何一名村民的登记。
- 在这次税收改革前,税务人员需要先翻阅底簿,了解各家各户的实际经营情况和资产状况。
- 商店老板每天都会更新库存底簿,确保账目清晰明了,避免因疏忽而导致的商品短缺或积压。
- 史学家通过查阅古籍中的土地分配底簿,得以更准确地还原当时的社会结构和经济形态。
- 为了更好地管理社区公共财产,居民委员会决定建立一个详细的资产底簿,记录所有物品的名称、数量及购置时间。
请注意,“底簿”一词在现代生活中较少使用,上述解释和造句主要基于其传统含义。如需更多具体信息或不同情境下的应用,请提供更多信息以便进一步调整内容。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