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亲的拼音、解释、组词

遗亲的简介:

yí/wèi qīn/qìng
1.谓疏远或遗弃双亲。 2.指遗忘父亲名字而不提及。 3.指死去的双亲或亲族。

  • AI解释

词语“遗亲”指的是在古代封建社会中,因各种原因未能尽孝、未与亲属见最后一面或不能尽终养之责而去世的人。这一概念多用于描述那些无法亲自安葬父母或其他至亲,或者没有陪伴亲人度过最后时光的遗憾情况。

详细解释:

  • 来源:在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影响下,“遗亲”一词反映了对孝道重视的传统思想。
  • 背景与意义:“遗亲”的出现基于古代社会中家庭成员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对“生不聚首,死不相伴”的哀痛之情。这种情感在《礼记·檀弓》中有较为集中的体现,“丧三年,父母之丧也;期者,大功、小功、缌麻之丧也。”这句话说明了不同等级的亲属去世时相应的守丧时间,突显了对亲人的关怀和尊重。
  • 影响与意义:在现代社会中,尽管“遗亲”一词并不常用,但其背后所承载的人文关怀精神仍然值得我们珍视。它提醒人们珍惜与亲人相聚的机会,并尽可能地照顾好他们直到最后一刻。

造句:

  1. 每当提起父亲的去世,他都感到深深的遗憾,觉得自己是一个“遗亲”的人。
  2. 在现代社会,虽然传统孝道观念有所淡化,但“遗亲”这种情感依然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与反思。
  3. 爷爷奶奶一直未能见上最后一面,成为了她心中的一个遗憾——她觉得这就是一种遗亲
  4. 虽然时代在变迁,“遗亲”的故事和它所传达的情感至今仍能触动人们的心灵深处。
  5. 他的母亲去世时他正在外地出差,这让他终身成为“遗亲”者。从此以后,每当有类似的事情发生,他都会更加珍视与家人的相处时光。

这些句子通过不同的场景展现了“遗亲”的情感内涵及其在不同语境下的应用。

分词解释

1 丢失:~失。~落。2 漏掉:~忘。~漏。3 丢失的东西,漏掉的部分:补~。路不拾~。4 余,留:~留。~俗。~闻。~址。~风。~憾。~老(➊经历世变的老人;➋仍然效忠前一朝代的老人)。5 死人留下的:~骨。~言。~嘱。6 不自觉地排泄:~尿。~精。7 生物体的构造和生理机能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传。8 抛弃:~弃。

qīn,qìng

1 有血统或夫妻关系的:~属。~人。~缘。双~(父母)。~眷。2 婚姻:~事。3 因婚姻联成的关系:~戚。~故。~邻。~朋。4 称呼同一地方的人:乡~。5 本身,自己的:~睹。~聆。~笔。6 感情好,关系密切:~密。相~。~睦。~疏。7 用嘴唇接触表示喜爱:~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