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垣的拼音、解释、组词

边垣的简介:

biān yuán
1.犹边墙。指长城。

  • AI解释

边垣》一词,通常指古代用于防御外敌入侵而设置的城墙或边界防线。在古代中国,尤其是长城以及其周边的防御工事,常常被称为“边垣”,它不仅是军事设施的一部分,也是文化和政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详细解释:

  1. 历史背景与意义:“边垣”概念形成于中国古代,尤其是在秦朝统一六国后开始大规模修筑长城,以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随着时间的发展,“边垣”的含义逐渐扩大,不仅指具体的城墙或防线,还涵盖了周围的军事设施、哨所等。

  2. 功能与作用:除了直接的军事防御功能外,“边垣”还有助于控制人口流动和贸易往来,是国家对边疆地区进行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文化层面上,它也是汉族文化向外传播的一个重要通道。

  3. 象征意义:“边垣”的建设不仅是物质上的工程,更体现了古代中国对于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的重视与维护。

造句:

  1. 古代的边垣不仅是一道物理屏障,更是连接中原文明与北方游牧文化的桥梁。
  2. 在长城上行走时,我仿佛回到了那个兵戈铁马的时代,感受到了边垣背后的厚重历史。
  3. 通过对边垣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中国在应对外部威胁方面所采取的战略和措施。
  4. 边垣的存在促进了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丰富了华夏文化的内涵。
  5. 长城作为中国古代的边垣之一,不仅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分词解释

biān

1 物体的周围部分,外缘:~缘。~沿。2 国家或地区交界处:~疆。~界。~防。~境。~陲(边境)。3 几何学上指夹成角或围成多角形的直线:等~三角形。4 旁侧,近旁:身~。~锋。5 方面:~干(gàn )~学。6 表示方位:上~。外~。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