帑帛的拼音、解释、组词

帑帛的简介:

tǎng/nú bó
1.库藏的丝织品。

  • AI解释

帑帛》是古代汉语中常用的两个词汇,它们通常连用表示国库中的金银财宝或财富。

  • (tǎng):是指国家或官府储备的财物、钱粮。在古代,它常常用来指代财政收入和国库存款。

  • (bó):古代泛指丝织品,后来多特指丝绸。在《帑帛》中,“帛”有时可被理解为财富的一部分或与“帑”一起泛指钱财。

综合来看,《帑帛》指的是国家官府中收藏的金银财宝和各种物资,是国家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

造句:

  1. 古代帝王为了巩固政权,常常会派遣官员去各地征收税赋,充实国库中的帑帛
  2. 在古代战争时期,国君需要大量的钱财来供养军队、制作兵器装备等,因此必须保证国库里的帑帛充足。
  3. 这位大臣廉洁奉公,不仅没有私吞公款,还通过节俭方式增加了国库的帑帛储备。
  4. 为了确保国家财政稳定,历朝历代都非常注重对国库中帑帛的管理与监督。
  5. 在那个经济繁荣的时代,国家的帑帛累积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