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1470-1559)的拼音、解释、组词

文徵明(1470-1559)的简介:

wén zhǐ/zhēng míng (1470-1559)
明代书画家、诗文家。原名璧,字徵明,以字行,改字徵仲,号衡山居士,长洲(今江苏吴县)人。贡生。官翰林院待诏,辞归。工行草书,清俊秀雅,与祝允明、王宠并称“吴中三家”。擅画山水,苍润秀雅,亦工人物、花卉。与沈周、唐寅、仇英并称“吴门四家”。诗文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有《万壑争流图》等存世。著有《甫田集》。

  • AI解释

《文徵明(1470-1559)》指的是中国明代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文徵明,字征仲,号停云,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是“吴门四家”之一,在绘画、书法、诗文等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

详细解释

  • 时代背景:文徵明生活在明朝中期至晚期,这一时期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他的创作深受当时社会风气和审美观念的影响。
  • 艺术成就
  • 绘画方面:他擅长山水、花鸟等题材,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注重个人风格的创新,形成了独特的绘画语言。
  • 书法方面:文徵明以行书最为著名,其作品结构严谨,笔法流畅自然。尤其是小楷,被誉为明代第一。
  • 文学创作:他不仅在诗文中造诣颇深,还擅长写评论性文章和历史散文。

5个造句

  1. 艺术界:文徵明不仅是书画大家,更是明代文化复兴的重要代表之一。
  2. 文学作品中:我在一次展览上看到了文徵明的行书作品,那流畅自然的笔触仿佛能穿越时空。
  3. 教育领域:中国古代书画家如文徵明和黄公望等的作品在现代艺术教学中仍占有重要地位。
  4. 历史研究:文徵明的生平及创作经历是研究明代文化艺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5. 个人爱好:我学习了一些文徵明的小楷作品,感觉他的书法风格非常优美典雅。

通过以上解释和造句,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徵明在文化和艺术史中的地位及其影响。

分词解释

wén

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锦。2 刺画花纹:~身。3 记录语言的符号:~字。~盲。以~害辞。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凭。~艺。~体。~典。~苑。~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化。~物。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7 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质彬彬。9 温和:~火。~静。~雅。10 指非军事的:~职。~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言。~白间杂。12 专指社会科学:~科。13 掩饰:~过饰非。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一~不名。15 姓。

míng

1 亮,与“暗”相对:~亮。~媚。~净。~鉴(➊明镜;➋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➌明察)。~灭。~眸。~艳。~星。~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2 清楚:~白。~显。~晰。~了。~确。~朗。3 懂得,了解:~哲保身。不~事理。深~大义。4 公开,不隐蔽:~说。~讲。~处。5 能够看清事物:~察秋毫。耳聪目~。眼~手快。6 睿智:英~。贤~。~君。7 视觉,眼力:失~。8 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器(殉葬用的器物,亦作“冥器”)。9 次(专指日或年):~日。~年。10 中国朝代名:~代。11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