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啮的拼音、解释、组词

缺啮的简介:

quē niè
1.破损。

  • AI解释

词语“缺啮”指的是牙齿残缺不全的状态,常用于形容动物或人的口腔内部牙齿的情况。从字面来看,“缺”是缺少的意思,“啮”是指咬合、咀嚼的动作或者状态,在这里引申为牙齿的形状和数量。

详细解释:

  1. 定义:“缺啮”通常用来描述因为某些原因(如疾病、事故等)导致口腔内牙齿残缺的状态。
  2. 使用对象:这个词语既可以用于描绘动物,也可以用于人类。在古代文献中较为常见于对某些动物的描写。
  3. 语境意义:这个词带有一定的情感色彩和视觉形象,能够生动地表达出因缺少牙齿而导致外观或功能上的变化。

造句:

  1. 小狗的嘴巴里缺啮严重,只剩下几颗断牙。
  2. 老虎的大口中缺啮不少,但丝毫不影响它捕猎的能力。
  3. 因为长期营养不良,那匹马的嘴变成了缺啮的样子,显得非常可怜。
  4. 由于幼时遭遇了意外,他的口腔内出现了缺啮的情况。
  5. 在古代文献中描述野兽捕食时,常常会提到它们嘴巴里的缺啮状态以增加画面感。

以上句子展示了“缺啮”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方法。请注意,“缺啮”一词较少出现在现代汉语的日常交流中,更多地用于文学创作或特定的历史、文化场景中。

分词解释

quē

1 不够:~乏。~少。~憾。欠~。~漏。2 残破:~点。~口。~陷。3 空额(指职位):~额。补~。4 该到而未到:~勤。~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