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林的拼音、解释、组词

经济林的简介:

jīng jì/jǐ lín
生产木材、油料、干果或其他林产品的树林。狭义的经济林不包括生产木材的树林。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以经济生产为主要目的而经营的森林。包括木材、薪炭材、果实、种子、药材等生产项目。

《经济林》是指以生产木材、果实、油料、饮料、调料、工业原料和药材等为主要目的而种植的一类森林。它强调的是林业生产的经济效益,是现代林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详细解释:

  • 定义:经济林是以其经济价值为主要目标进行培育的树木或植物群体。
  • 分类:根据产出物的不同,可以分为果木林(如苹果、梨)、油料林(如橄榄、核桃)、工业原料林(如桉树、松树)等。
  • 特点
  • 经济效益高:能够产生直接的经济收益。
  • 长期投资:通常需要多年才能达到最佳经济效益。
  • 生态价值显著:可以改善环境,防止水土流失。

造句示例:

  1. 国家鼓励发展经济林项目,旨在增加农民收入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2. 在山区实施经济林种植计划后,当地村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
  3. 某种经济林的果实不仅富含维生素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是重要的健康资源之一。
  4. 经济林在发展绿色经济、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双赢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5. 通过精心培育和管理,这片经济林将为社区带来长期稳定的收益来源。

分词解释

jīng

1 织布时用梭穿织的竖纱,编织物的纵线,与“纬”相对:~纱。~线。~纶(➊整理过的蚕丝;➋喻政治规划)。2 地理学上指通过南北极与赤道成直角的线(亦作“子午线”):东~。西~。~度。~纬仪。3 作为思想、道德、行为等标准的书,亦称宗教中讲教义的书,或称某一方面事物的专著:诗~。易~。~书。~卷。~文。~义。~传(zhuàn )(儒家经典与注疏的合称)。四书五~。~史子集。黄帝内~。4 治理,管理:~理。~营。~商。~济。~纪。~天纬地。5 通过:~过。~历。~验。~手。~办。~年累月。~久不息。6 禁受:~受。~风雨,见世面。7 常行的,历史不变的:~常。~费。荒诞不~。8 中医指人体内较大的脉络:~脉。~络。9 表示动作的时间而且完成了:已~。曾~。10 缢死,上吊:自~。11 妇女每月一次由阴道排出血液:月~。~血。12 古同“ 京 ”,数目。13 姓。

jì,jǐ

1 渡,过河:同舟共~。2 对困苦的人加以帮助:~世。救~。赈~。周~。接~。3 补益:无~于事。

lín

1 长在一片土地上的许多树木或竹子:树~。森~。~海。~薮(➊山林小泽;➋喻丛集的处所)。2 聚集在一起的同类的人或事物:书~。艺~。碑~。儒~。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