跷工的拼音、解释、组词

跷工的简介:

qiāo gōng
1.亦作"蹻工"。 2.戏曲﹑舞蹈演员踩着高跷训练步法的基本功。

  • AI解释

跷工》一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特指古代一种特殊的表演艺术形式。它属于杂技的一种,主要通过演员在木制或竹制的高跷上进行各种表演和舞蹈,以展示技艺的精湛。这类表演一般需要深厚的功底和高度的身体协调性。

详细解释

  1. 历史背景:《跷工》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它曾经是民间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2. 表现形式:在表演过程中,演员会穿着特制的高跷(通常为木或竹制成),在上面进行各种动作和舞蹈。这些动作可能包括跳跃、旋转、平衡等技巧性很强的动作。
  3. 艺术特点:《跷工》不仅考验了艺人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度,更展现了他们在高空中的平衡能力和对音乐节奏的把握能力。

造句

  1. 春节晚会上,一群年轻的演员展示了精彩的跷工表演,赢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
  2. 在老北京的记忆里,《跷工》曾是节日中最受欢迎的传统表演之一。
  3. 跟随传统步伐,新一代的《跷工》艺人正在努力将这一古老艺术传承下去。
  4. 为了准备即将到来的文化节,《跷工》团队正在积极训练,希望能为观众带来一场视觉盛宴。
  5. 这次演出中,《跷工》不仅展现了高超的艺术技巧,还融入了现代元素,受到了广泛好评。

分词解释

qiāo

1 脚向上抬:~脚。~腿。2 〔~蹊〕奇怪,违反常理让人怀疑。亦称“蹊跷”。3 竖起大拇指:~着大拇指。

gōng

1 个人不占有生产资料,依靠工资收入为生的劳动者:~人。~人阶级。~农联盟。2 制造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生产事业:~业。~业革命。3 从事体力或脑力劳动:~作。~厂。竣~。4 工作量:记~。这个工程需要三十个~。5 技术和技术修养:唱~儿。~夫(a.本领,造诣,亦作“功夫”;b.时间)。~力。6 细致,精巧:~巧。~整。~笔(中国画技法,用笔工整,注重细部的描绘)。7 〔~尺(chǐ)〕中国古代一种记谱符号体系,有十个字: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相当于简谱的5671234567。“工”相当于“3”。8 善于,长于:~书善画。~于心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