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诵的拼音、解释、组词
成诵的简介:
chéng sòng
1.谓读书熟,能背诵。
1.谓读书熟,能背诵。
- AI解释
《成诵》这个词在古代文献中较为常见,主要用来描述一种学习和记忆的方法。它的含义是完全背熟、能够流利地默读或吟诵。通常用于形容经过刻苦努力之后,某人对文章或者诗词达到了可以不看原文就能准确说出的程度。
详细解释
- 成:完成,达到。
- 诵:反复朗读,背诵。
《成诵》这个词反映了一种深入学习和记忆的模式。它不仅仅是机械地记忆文本,而是通过长时间的学习和练习,使文字内容在脑海中形成深刻的印象,甚至能够流畅表达。这种学习方法有助于加深理解和记忆,使得学习者能够在不同的场合下熟练运用所学知识。
造句
-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论语》终于被李明成诵了。
- 老师要求同学们将这篇散文成诵,并在课上展示朗读。
- 小红为了准备演讲比赛,已经把那篇长文给成诵了。
- 从古代科举制度来看,成诵是考生们学习经书的重要方式之一。
- 他花了大量的时间去成诵那些晦涩难懂的古诗,现在能够流利地吟诵。
这些例子展示了《成诵》在不同情境中的应用。
分词解释
成
chéng
1 做好,做完:~功。完~。~就。~事。~交。~立。~婚。~仁(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人之美。玉~其事。2 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形。~性。~人。自学~才。蔚然~风。3 变为:长~。变~。4 可以,能行:~,就这么办。5 称赞人能力强:他办事麻利,真~。6 够,达到一定数量:~年累(lěi )月。7 已定的,定形的:~规。~俗。~见。~例。~竹在胸。8 十分之一:增产三~。9 平定,讲和:“会于稷,以~宋乱”。10 姓。
诵
sòng
1 用有高低抑扬的腔调念:~读。背~。~诗。2 称述,述说:“王之为都者,臣知五人焉,知其罪者,惟孔距心,为王~之”。3 诗歌:作~(作诗)。4 怨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