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炮的拼音、解释、组词

拉炮的简介:

lā/lá páo/bāo/pào
1.爆竹的一种。以手拉之爆裂发声,故称。

  • AI解释

拉炮》一词通常是指一种小型的爆炸物品,属于玩具性质的烟花产品。在中国文化中,它常用于庆祝和节庆活动中的热闹气氛营造,尤其在农村地区较为常见。需要注意的是,这类物品虽然被称为“炮”,但其威力相对较小,主要用于制造声音效果而非视觉效果。

详细解释

  • 名称由来:因为使用时需要拉动导线触发爆炸,所以称为“拉炮”。
  • 组成与原理:通常由一根导火线和一个小型爆炸物构成。点燃导火线后,经过几秒钟延时,导火线到达引爆点引发爆炸。
  • 安全性:虽然比传统烟花危险性低得多,但仍需谨慎使用。儿童不应单独操作。

5个造句

  1. 在春节联欢晚会上,小明的叔叔用拉炮制造了一些有趣的声音效果,让晚会更加热闹。
  2. 拉炮这种小型烟花在农村婚礼上经常被用来增加喜庆气氛。
  3. 小区里的孩子们晚上放了几个拉炮庆祝自己的生日,虽然声音不大但很吸引人注意。
  4. 为了给即将开始的庆祝活动预热,他们准备了十几发拉炮,计划在特定时刻齐声响起。
  5. 虽然爸爸说安全第一,但小强还是偷偷地和小伙伴们用几个拉炮玩起了游戏。

请注意,在使用任何爆炸物时都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并确保周围环境安全。避免在人群密集或易燃物品附近操作此类物品。

分词解释

lā,lá

1 牵,扯,拽:~车。~网。~下马(喻使某人下台)。2 用车载运:~货。3 使延长:~延。~伸。4 排泄粪便:~屎。5 联络:~拢。~帮结伙。6 摧折:摧枯~朽。7 带领转移:把部队~出去。8 牵引乐器的某一部分使乐器发出声音:~小提琴。9 抚养子女:~扯。10 帮助:他有困难,~他一把。

páo,bāo,pào

1 烧:~炙。~烙(luò)。~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