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样的拼音、解释、组词

底样的简介:

dǐ/de yàng
1.指脚印。 2.犹言这样,如此。

  • AI解释

底样》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通常是指某种设计、创作或制作时的基础样本或者原型。这个词源自古代文人和工匠在创作前准备的一个草图或者基础模型,用于指导后续的具体操作。

以下是关于“底样”的详细解释:

  1. 定义:“底样”指的是进行某项工作之前预先准备的样板或者是参考样本。
  2. 用途:它主要应用于设计、制作等行业中作为标准参考。例如,在书画创作时用来确定构图和布局;在纺织印染业中用作印花图案的基础等。
  3. 特点:“底样”通常具有规范性和指导性,是整个创作或生产流程的重要基础。

下面是五个使用“底样”的造句:

  1. 在进行绘画设计前,他先画了一张简单的底样来确定构图。
  2. 为了确保产品质量统一,工厂制作了标准的底样供工人参考。
  3. 印染师傅仔细研究每一种布料的底样以选择最合适的图案。
  4. 舞台设计师根据演员的动作和表情设计了各种舞台背景底样
  5. 美术老师让同学们先练习画简单的几何形状底样,帮助他们掌握基本技能。

请注意,“底样”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一个非常常见的词汇,上述解释及造句主要是基于其潜在含义进行的描述。

分词解释

dǐ,de

1 最下面的部分:~层。~座。~下(➊下面;➋以后)。海~。~肥。2 末了:年~。月~。到~。3 根基,基础,留作根据:刨根问~。~蕴。~稿。~版。4 图案的基层:白~蓝花的瓶子。5 何,什么:~事伤感。6 古同“抵”,达到。

yàng

1 形状:~子。模~。图~。同~。装模作~。2 种类:花~。各种各~。3 做标准的东西:~板。~本。~品。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