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剌巴儿的拼音、解释、组词
忽剌巴儿的简介:
hū là/lá bā ér/er
1.见"忽剌八"。
1.见"忽剌八"。
- AI解释
词语“忽剌巴儿”是古代汉语词汇,属于蒙古语或其变体,在古文献中出现较多。在现代汉语中,“忽剌巴儿”的具体含义可能因上下文而异,但通常与军事或行政事务有关。由于它并非标准的中文词汇,其确切意义和用法需要根据具体的史料来确定。
- 根据一些资料记载,“忽剌巴儿”可以翻译为“屯田官”,指的是古代管理军垦、屯田事务的人。屯田是指军队在边疆地区驻扎时同时进行农业生产的制度,以解决粮食供应问题,增加经济收入,巩固军事防御和促进社会安定。
- 在某些文献中,“忽剌巴儿”也可能特指某位历史人物的官职或职位名称。
为了更准确地了解“忽剌巴儿”的含义及其用法,在具体应用场景下建议参考相关的历史资料或文献。
以下是五个使用“忽剌巴儿”的假设性造句(这些句子是基于其可能的含义进行的构想,实际使用时需结合具体情况):
- 元朝时期,李将军被任命为某地的屯田官忽剌巴儿。
- 忽剌巴儿负责组织驻军在北方边疆进行农业开发和粮食生产工作。
- 在忽剌巴儿的努力下,该地区的粮食产量显著提升,军队补给更加充足。
- 历史记载中提到忽剌巴儿,他是一位非常有远见的管理者,对屯田政策有着深刻的理解。
- 某次征战胜利后,朝廷决定设立新的屯田官忽剌巴儿职位,以进一步巩固边防。
分词解释
忽
hū
1 粗心,不注意:~视。疏~。~略。玩~职守。2 迅速,突然:~而。~然。~地。~高~低。3 长度和重量单位(十忽为一丝,十丝为一毫):~微(极言细微)。微~其微。
巴
bā
1 粘结着的东西:泥~。锅~。2 粘贴,依附在别的东西上:饭~锅了。~结别人。3 贴近:前不~村,后不~店。4 盼,期望:~望。5 张开:~着眼睛。6 古国名,在今中国四川省东部。7 中国四川省东部,泛指四川:~蜀。~山蜀水。8 词尾,读轻声:尾~。嘴~。9 大蛇:~蛇(传说中能吞大象的蛇)。10 气压的压强单位。11 压强单位。12 姓。
儿
ér
1 小孩子:婴~。~戏。2 年轻的人(多指青年男子):男~。~女情。3 儿子,男孩子:~子。生~育女。4 父母对儿女的统称,儿女对父母的自称。5 助詞:❶多用作名词后缀。❷用于形容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