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巾帻的拼音、解释、组词

平巾帻的简介:

píng jīn zé
1.见"平上帻"。

  • AI解释

平巾帻》,中国古代的一种传统头饰,是汉代至隋唐时期流行于汉族男性的一种帽子。它是一种覆盖头顶、形状类似圆盘的帽具,因为它的外观较为平坦且不繁复装饰,因此被称为“平巾帻”。这种帽子多以布料制成,有时会用丝线或麻线进行简单的编织或缝制,以增加其舒适度和美观性。

造句示例:

  1. 在汉代的贵族家中,男子们常常戴着《平巾帻》,彰显着他们高贵的身份。
  2. 为了适应不同的场合,《平巾帻》会根据季节变化调整材质,冬暖夏凉。
  3. 这幅历史画卷上,许多士兵头戴《平巾帻》,手执长矛,显得英姿勃发。
  4. 研究者发现了一顶保存完好的《平巾帻》,为了解古代百姓的生活提供了实物证据。
  5. 在宋代的绘画中,可以看到当时人们依然保持着对《平巾帻》的喜爱和使用。

请注意,《平巾帻》是一种历史上的服饰用品,并非现代汉语中的常用词汇。上述造句主要是基于其历史背景和意义进行的创作,可能与实际历史不符或存在文学化处理。

分词解释

píng

1 不倾斜,无凹凸,像静止的水面一样:~地。~面。~原。2 均等:~分。~行(xíng)。抱打不~。公~合理。3 与别的东西高度相同,不相上下:~列。~局。~辈。4 安定、安静:~安。~服。5 治理,镇压:~定。6 抑止(怒气):他把气~了下去。7 和好:“宋人及楚人~”。8 一般的,普通的:~民。~庸。~价。~凡。9 往常,一向:~生(a.从来;b.终身)。~素。10 汉语四声之一:~声。~仄。11 姓。12 〔~假(jiǎ )名〕日本文所用的草书字母。13 古同“评”,评议。

jīn

1 擦东西或包裹、覆盖东西的用品,多用纺织品制成:手~。围~。领~。枕~。餐~。~帼(“帼”是古代妇女的头巾,指妇女,如“~~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