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政的拼音、解释、组词

布政的简介:

bù zhèng
1.施政。 2.布政使的省称。

  • AI解释

布政》的详细解释

布政,在中国古代官制中是一个重要的名词。通常指地方行政长官负责发布或传达朝廷政策法令的行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布政”一词所包含的具体职能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基本上都涉及政务管理和政治教化两大方面。

  1. 官职名称:在明清时期的官僚体系中,布政司是省级行政区的重要管理机构之一,其长官称为“布政使”,主要负责地方行政事务的执行与监督。布政使一职属于从二品,地位较高。

  2. 职责范围

  3. 发布和传达中央政令到地方各级政府;
  4. 负责财政管理,包括但不限于税收、赋役征收等事务;
  5. 保持地方治安稳定;
  6. 监督下属官吏的行为,确保其廉洁奉公。

  7. 文化含义:在古代,“布政”也带有教化的意味。意指通过行政措施和政策来引导民众向善,促进社会和谐。

造句

  1. 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即位后大力推行改革,各地纷纷设立布政司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2. 清代,许多官员因未能妥善处理当地事务而被罢黜,但作为布政使却能有效治理一方。

  3. 布政司在明代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既上传下达了朝廷指令,也负责执行和监督各项政策的落实情况。

  4. 古代地方官吏若要获得百姓的认可与尊敬,不仅需要做到公正廉明、清正廉洁,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布政”能力,即能够妥善地将中央意图传达给基层民众。

  5. 布政使在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他的管理下,当地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社会和谐。

分词解释

1 棉、麻及棉型化学短纤维经纺纱后的织成物:~匹。~帛。~衣。2 古代的一种钱币。3 宣告,对众陈述:宣~。发~。~告。开诚~公(推诚相见,坦白无私)。4 分散到各处:散~。遍~。星罗棋~。5 流传,散播:~道。~施。6 做出安排:~置。~景。~局。7 姓。

zhèng

1 治理国家事务:~治。~府。~党。~权。~纲。~策。~令。~绩。~见。~客(为个人或某一集团利益从事政治活动的人)。~局。~变。参~。议~。2 国家某一部门主管的业务:财~。邮~。民~。3 家庭或集体生活中的事务:家~。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