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修的拼音、解释、组词
行修的简介:
xíng/háng xiū
1.品行端正。
1.品行端正。
- AI解释
词语“行修”在古代汉语中主要指的是行为和修养,其中“行”指行为、举止,“修”则是指培养、修炼的意思。这个词更多地被用于形容一个人注重品德修养的同时也讲究言行举止,是一个道德与行动并重的概念。
详细解释
- 含义:强调个人的内在修养与外在行为的一致性。
- 适用场景:通常用来描述那些既重视内心修为又注重实际表现的人或行为。这种人不仅有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品德,同时也能做到言出必行、身体力行。
造句
- 他平日里行修并重,不仅在学习上刻苦钻研,在待人接物方面也十分谦逊礼貌。
- 这位老师不仅是学识渊博的学者,更是以身作则、行为端正的人,他的学生们都深受其影响。
- 真正的君子应当注重行修并举,只有这样,才能在社会上赢得他人的尊重与信任。
- 面对困难,不仅需要坚韧不拔的精神,还需要注重个人修为,做到言行一致方能获得成功。
- 古代先贤常常倡导“行修德立”,认为一个人的行为修养对于树立正直的形象至关重要。
以上句子展示了“行修”这一概念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强调了行为和品德并重的重要性。
分词解释
行
háng,xíng
1 行列:字里~间。罗列成~。2 兄弟姐妹的次弟;排行:我~二,你~几?3 步行的阵列。4 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泪下两~。5 某些营业所:银~。花~。商行。6 行业:同~。各~各业。7 用长的针脚成行地连缀:~棉袄。~几针。
修
xiū
1 装饰,使完美:~饰。~辞。装~。2 整治,恢复完美:~复。~治。~缮(修理)。~浚(修理疏通)。~好。~明(古代指政治清明)。3 剪或削:~剪。4 兴建,建造:~建。~筑。5 编纂,撰写:~书。~史。~纂。6 (学问,品行方面)钻研、学习、锻炼:~学。~业。~养。7 长(cháng ),高:~长。8 信奉宗教的人虔诚地学习教义,并付诸行动:~行。~女。9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