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虚的拼音、解释、组词
至虚的简介:
zhì xū
1.谓心中不着一物。 2.极虚无的境界。
1.谓心中不着一物。 2.极虚无的境界。
- AI解释
词语解释
至虚,出自《庄子·在宥》,意为极为空虚、极其空旷的状态或境界。在这里,“至”表示达到极致、最高等级;“虚”,则指空间上的空旷或者精神上的清静与无碍。
在哲学上,它常用来形容道家思想中的一种境界——认为万物最终都归于无的本源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们可以更清晰地洞察事物的本质和宇宙的根本。在庄子的理论中,“至虚”往往与“无形”、“无名”等概念并列使用,强调一种超越具体形式和实体的存在状态。
造句
- 他追求的精神境界就是至虚之境,在那里没有具体的形体或界限,只有最纯粹的自然规律。
- 道家哲学认为,了解宇宙和生命的真实本质需要达到至虚的状态,这样才能洞察万物的本质。
- 在庄子的思想里,至虚是通过无为而治、清静无为的生活方式实现的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状态。
- 他以至虚之道来指导个人修行,在生活中保持心灵的空明与纯净。
- 这种至虚之境往往能在艺术创作中体现出来,让人们在作品面前感到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美。
通过这些例子,可以更好地理解“至虚”一词在中国哲学、尤其是道家思想中的深刻含义及其应用范围。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