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门答腊岛的拼音、解释、组词

苏门答腊岛的简介:

sū/sù mén dá/dā là/xī dǎo
印度尼西亚西部大岛。南北长约1790千米,东西最宽435千米,面积43.4万平方千米。世界第六大岛。赤道横贯中部,属热带雨林气候。农、林、矿产丰富。有棉兰、巨港等港口城市。

  • AI解释

苏门答腊岛》一词指的是印度尼西亚最大的岛屿之一,也是世界上第三大岛屿。它位于东南亚,处于印度洋和爪哇海之间,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

详细解释:

  • 地理位置苏门答腊岛位于印度尼西亚最西部,北临马六甲海峡,南至爪哇海。
  • 面积与人口:面积约473,481平方公里(约等于比利时和卢森堡国家面积的总和),是印尼第二大岛屿;岛上居住着超过5000万的人口。
  • 自然地理特征:包括高山、热带雨林以及众多河流。苏门答腊岛上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之一,这些雨林对全球气候都有重要影响。
  • 经济与自然资源:盛产咖啡、橡胶等农产品;也是石油和天然气的重要产地。
  • 文化多样性:岛上生活着多个民族,各具特色的文化和传统。

造句:

  1. 我们在假期计划前往苏门答腊岛的热带雨林探险。
  2. 苏门答腊岛上丰富的自然资源吸引了许多国际投资者的关注。
  3. 每年的雨季,苏门答腊岛都会迎来数以万计前来避暑的游客。
  4. 这里的咖啡享誉全球,而苏门答腊岛正是其主要产地之一。
  5. 因为地理位置接近马六甲海峡,苏门答腊岛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贸易通道。

以上是关于《苏门答腊岛》的一些解释及造句示例。

分词解释

sū,sù

1 植物名(“紫苏”或“白苏”的种子,称“苏子”)。2 指须头下垂物:流~。3 昏迷中醒过来:~生。~醒。死而复~。4 缓解,解除:以~其困。5 特指“江苏省”、“苏州市”:~剧。~绣(苏州的刺绣)。6 前“苏联”的简称。中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把当时的工农民主政权组织称为“苏维埃”;把当时的根据地称为“苏区”。7 姓。8 见“ 噜 ”字“噜苏”。

mén

1 建筑物的出入口,又指安装在出入口能开关的装置:~儿。~口。开~见山。2 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电~。3 途径,诀窍:~径。~道儿。4 旧时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现亦指一般的家庭:~第。~风。~婿。长(zhǎng )~长子。5 事物的分类:分~别类。6 宗教的教派或学术思想的派别:教~。~徒。7 量词:一~大炮。8 姓。

dá,dā

1 回话,回复:回~。对~。~辩。~复。~案。对~如流。2 受了别人的好处,还(huán )报别人:报~。~报。

là,xī

1 古代在农历十二月合祭众神叫做腊,因此农历十二月叫腊月。2 冬天(多在腊月)腌制后风干或熏干的肉:~肉。~鱼。~味。3 姓。

dǎo

1 江海或湖泊里四面被水围着的陆地:~屿。半~。海~。~链(排列成一串的许多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