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1039-1112)的拼音、解释、组词
苏辙(1039-1112)的简介:
sū/sù zhé (1039-1112)
北宋散文家。字子由,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年间进士。官至门下侍郎,执掌朝政。后被贬,晚年定居颍川,号颍滨遗老。与父苏洵、兄苏轼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有《栾城集》。
北宋散文家。字子由,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年间进士。官至门下侍郎,执掌朝政。后被贬,晚年定居颍川,号颍滨遗老。与父苏洵、兄苏轼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有《栾城集》。
- AI解释
苏辙(1039-1112),字子由,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他是宋朝著名的思想家和散文家苏洵的次子,并与兄长苏轼齐名,三人并称“三苏”。苏辙与父亲、哥哥一同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中,其文风以流畅自然、论理深刻著称。
详细解释:
- 时代背景:苏辙生活在北宋时期,这一时期的中国文化取得了巨大发展,尤其是在文学和哲学方面。
- 主要贡献:他在散文上颇有建树,与兄长苏轼并称为“大苏”,其作品文笔细腻、意境深远。在政治上,他也积极参与朝政,曾担任过宰相等要职。
- 思想主张:苏辙主张以儒家的思想为基础,注重道德修养和社会和谐,在许多政论文章中体现了这种理念。
造句:
- “苏辙的散文被后人视为典范,其文风清雅流畅,言辞恳切。”
- “在北宋时期,苏辙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文学成就成为文坛领袖之一。”
- “对于苏辙而言,儒家思想不仅是他个人的精神支柱,也深深影响了他的治国理念。”
- “苏辙的文章被广泛流传,不仅反映了宋代社会的风貌,更传递了他对国家未来的深刻思考。”
- “在宋代文学家中,苏辙因其独特的文风和深远的思想而备受推崇,他的作品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这些句子从不同角度展示了苏辙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及其贡献。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