苞篚的拼音、解释、组词

苞篚的简介:

bāo fěi
1.代指搜刮的财物。苞,通"包",蒲包;篚,竹器。

  • AI解释

苞篚》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来自古代文献,《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中提到:“苞篚之实。”这句话的意思是“包和篚里面装着的东西”。这里的“苞”通常指的是包裹或包扎;“篚”是一种竹制的盛器。整体来看,“苞篚”一词在这里可能指代的是各种存放物品的容器,具体含义需结合上下文来理解。

造句

  1. 古代贵族在进行祭祀时,会使用多种规格和材质的苞篚来装满祭品。
  2. 在描述古代生活场景时,我们可以想象那些精美的苞篚,里面装着各色食物和酒器,体现了当时的礼仪文化。
  3. 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宋代的竹编苞篚,其做工精细、造型独特,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与艺术欣赏价值。
  4. 《诗经》中提到:“维是褊心,是以为刺。”这句话背后可能隐含着一种对当时社会上层阶级过于重视苞篚等物质享受而不顾道德行为的批评态度。
  5. 在古代,人们会根据不同的用途和重要性来选择合适的苞篚盛装物品,这一习俗体现了古人对于日常用品的分类与尊重。

请注意,《苞篚》这个词较为罕见,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上述内容主要是基于“苞”、“篚”的单个词汇含义及它们在古文中可能的组合方式展开解释,并非该词组具有广泛的意义或用法。

分词解释

bāo

1 花托下面像叶的小片:花~。~片。含~待放。2 茂盛:竹~松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