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文学的拼音、解释、组词

市民文学的简介:

shì mín wén xué
封建社会后期,适应城市居民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文学。内容大多描写市民社会的生活和悲欢离合的故事,反映市民阶层的思想和愿望。宋元明话本是其代表作品。

  • AI解释

《市民文学》是一种以城市居民为主要描写对象或表现主体的文学形式,它往往反映市民阶层的生活状态、情感世界以及思想观念。这类文学作品不仅包括传统的诗歌、小说和戏剧等形式,也涵盖了现代意义上的各种大众媒介,如电影剧本、网络小说等。市民文学通常具有通俗易懂的特点,并且能够贴近生活实际,因此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造句示例

  1. 《市民文学》注重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平凡人物展现社会的真实面貌。
  2. 这部电视剧以现代市民的生活为主题,是典型的《市民文学》代表作之一。
  3. 作者擅长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都市人的内心世界,其作品深受广大读者欢迎,是《市民文学》的经典之作。
  4.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市民文学》的形式也变得更加多样,不仅局限于传统的纸质书籍,还涵盖了网络小说、短视频等多种形式。
  5. 通过对城市中不同阶层人物的描述和探讨,《市民文学》能够引发人们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

这些造句旨在展示《市民文学》的概念及其在现实中的应用与表现方式。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shì

1 做买卖或做买卖的地方:开~。菜~。~井(街,市场)。~曹。~侩(旧指买卖的中间人、唯利是图的奸商;现泛指贪图私利的人)。2 买:~义。~恩(买好,讨好)。3 人口密集的行政中心或工商业、文化发达的地方:城~。都(dū)~。~镇。4 一种行政区划,有中央直辖和省(自治区)辖等:北京~。南京~。5 中国人民习惯使用的度量衡单位:~制。~尺。~斤。

mín

1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主。~国。~法。公~(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具有国籍的人)。2 指人或人群:居~。~族。3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间。~歌。~谚。~风。~情。4 某族的人:汉~。回~。5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农~。渔~。6 非军事的:~品。~航。7 同“苠”。

wén

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锦。2 刺画花纹:~身。3 记录语言的符号:~字。~盲。以~害辞。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凭。~艺。~体。~典。~苑。~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化。~物。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7 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质彬彬。9 温和:~火。~静。~雅。10 指非军事的:~职。~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言。~白间杂。12 专指社会科学:~科。13 掩饰:~过饰非。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一~不名。15 姓。

xué

1 效法,钻研知识,获得知识,读书:~生。~徒。~习。~业。~友。~者。~阀。~制。~历。~步邯郸(讥讽人只知模仿,不善于学而无成就,亦作“邯郸学步”)。2 传授知识的地方:~校(简称“学”或“校”)。~院。~府。中~。大~。上~。3 掌握的知识:~问(简称“学”)。~术(一切学问的总称)。~位。~士(➊学位名,大学毕业生;➋古代官名)。才~。治~。~识。博~多才。4 分门别类的有系统的知识:~说。哲~。数~。小~(➊古代指文学、音韵、训诂学;➋现指初等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