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制滥造的拼音、解释、组词
粗制滥造的简介:
cū zhì làn zào
滥:过多,不加节制。写文章或做东西马虎草率,只求数量,不顾质量。
滥:过多,不加节制。写文章或做东西马虎草率,只求数量,不顾质量。
- AI解释
词语解释
粗制滥造,汉语成语,拼音为“cū zhì làn zào”。形容制作粗糙、毫无质量保证,往往用于描述手工艺品、作品或产品等。这个成语中的“粗”意指制作粗糙,“滥”意指数量过多而不加选择地生产或创作,整体上形象地表现了因追求量而忽视质的负面现象。
造句
-
这件家具是粗制滥造的产品,用不了多久就会散架。
-
这些书籍的文字表达很不规范,明显是粗制滥造的作品。
-
虽然产量巨大,但这个工厂的产品质量一直不稳定,显然是在粗制滥造。
-
这次展览上有些展品看起来是粗制滥造的工艺品,缺乏创意和设计感。
-
他批评这部小说粗制滥造,缺乏深刻的思想内容。
这些句子展示了“粗制滥造”一词在不同语境中的运用情况。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粗
cū
1 疏忽,不周密:~心。~疏。~略。~率(shuài )。2 不精致,工料毛糙:~糙。~劣。~料。~纸。~粮。~制滥造。去~取精。3 长条东西直径大的:~大。~壮。~重。~实。~线条(a.指毛道粗的线条:b.喻粗率的性格、作风,亦喻文章的粗略的构思)。~枝大叶。4 颗粒大的:~沙子。5 声音低而大:~哑。~声~气。6 鲁莽:~鲁。~暴。~野。~犷。~俗。~笨。~人。~手~脚。7 略微:~略。~具规模。
制
zhì
1 规定:因地~宜。~定。~式。~宪。2 限定,约束,管束:~止。~裁。专~。~约。抵~。节~。~动。~海权。3 法规,制度:民主集中~。公有~。4 造,作:~造。~做。~品。~图。~革。~版。如法炮(páo )~。5 依照规定的标准做的:~钱(中国明、清两代称本朝的铜钱)。~服。6 古代帝王的命令:~诰。7 古代父母死亡守丧;守~。
滥
làn
1 流水漫溢:泛~。2 不加选择,不加节制:~用职权。宁缺勿~。~伐。3 浮泛不合实际:陈词~调。~竽充数(喻没有真正的才干,而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以次充好。有时亦表示自谦)。
造
zào
1 制作,做:制~。创~。~物。~反。~孽。建~。~表。~册。~价。~型。粗制滥~。2 瞎编:胡编乱~。捏~。3 成就:~诣。4 培养:~就。5 相对两方面的人,法院里指诉讼的两方。即原告和被告:两~。甲~。乙~。6 到,去:~访。7 稻子等作物从播种到收割的次数:一年两~。晚~。8 时代,年代: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