篙头的拼音、解释、组词

篙头的简介:

gāo tóu/tou
〈方〉篙。

  • AI解释

词语“篙头”在古代汉语中特指撑船用的长竹竿或木棍的顶端部分,是水乡地区常见的交通工具之一。在现代,这个词较少直接使用,但在文学作品中作为特定场景和氛围的象征性词汇仍然可见。

详细解释:

  • :原义是指一种用来支撑或架设东西的工具,但在这里特指撑船时使用的长竹竿。
  • :这里指的是“篙”的顶端部分。在撑船过程中,使用篙的主要部位就在它的顶端,通过这个部位来控制方向和力度。

造句:

  1. 古代诗人常常用篙头来描绘水乡的宁静与悠远:“小舟撑破清波影,篙头点点是诗行。”
  2. 篙头轻轻触碰水面,仿佛在水中勾勒出一幅动态画卷:“轻移篙头过莲塘,一曲渔歌随风扬。”
  3. 在夜晚的船上,一盏灯挂在篙头上,映照出一片温馨的画面:“月影摇曳挂篙头,船窗灯火暖如豆。”
  4. 一群渔民正在讨论如何用篙头更好地操控船只,“你看看这篙头,得找根结实点的才好。”
  5.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篙头不仅是工具,也是情感寄托的对象:“我曾在那篙头上写下思乡之句,如今却成了一片悠悠水波。”

这些造句旨在通过不同的场景和语境来展示“篙头”一词在文学中的应用方式。

分词解释

gāo

用竹竿或杉木等制成的撑船工具:竹~。~工。

tóu,tou

1 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骨。~脑。~脸(❶头和脸;❷指面貌;❸指面子,体面)。~角(jiǎo )(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2 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留~。剃~。3 物体的顶端:山~。笔~。两~尖。4 指事情的起点或端绪:从~儿说起。~绪。5 物体的残余部分:布~儿。6 以前,在前面的:~三天。7 次序在前,第一:~等。~生。8 首领:~子。~目。9 方面:他们是一~的。10 临,接近:~睡觉先洗脸。11 量词,多指牲畜:一~牛。12 表示约计、不定数量的词:三~五百。13 (tou)名词后缀(❶接于名词词根,如“木~”。❷接于动词词根,如“念~”。❸接于形容词词根,如“甜~儿”)。14 (tou)方位词后缀(如“上~”。“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