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上春风的拼音、解释、组词

嘴上春风的简介:

zuǐ shàng chūn fēng
比喻口头上的关切与安慰或是帮别人说好话。

  • AI解释

《嘴上春风》这个成语虽然没有在古代文献中被明确记载,但它可以通过理解其字面意思和寓意来解析。这个词描述了表面上非常友善、和蔼可亲的态度或言行,但实际上并没有真心实意或诚意,就像一阵虚伪的春风,给人带来短暂的温暖后便消失无踪。

从更深层次来说,“嘴上春风”可以被看作一种社交策略或是某种情况下为了达成特定目的而采取的一种表面行为。这种行为可能是为了获得他人的好感、避免冲突或是达到某些短期的利益等。

以下是五个使用“嘴上春风”的造句:

  1. 尽管他对老板的意见表示赞同,实际上却并不真正支持,只是嘴上春风,暗地里另有打算。
  2. 虽然小明对老朋友的邀请口头上答应了多次,但实际上他并未真去参加聚会,只是嘴上春风而已。
  3. 在处理家庭矛盾时,父亲总是选择嘴上春风的方式,避免直接冲突,但效果并不理想。
  4. 小红的领导善于使用嘴上春风的技巧来安抚员工情绪,从而维护团队内部的良好氛围。
  5. 为了能够快速融入新环境,他开始学着用嘴上春风去应对陌生人,尽管一开始有点不自在。

分词解释

zuǐ

1 口,动物吃食,发音的器官,亦指说话:~巴。~头。~快。~严。~直。~软。~笨。~馋。张~。~甜心苦。2 形状或作用像嘴的东西:山~。壶~儿。

shàng,shǎng

1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边。2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古。~卷。3 等级和质量高的:~等。~策。~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4 由低处到高处:~山。~车。~升。5 去,到:~街。6 向前进:冲~去。7 增加:~水。8 安装,连缀:~刺刀。~鞋(亦作“绱鞋”)。9 涂:~药。10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课。~班。11 拧紧发条:~弦。12 登载,记:~账。13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晚~。桌~。组织~。14 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爬~来。锁~。选~代表。15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年纪。16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

chūn

1 一年的第一季:~季(农历正月至三月)。~节。~色。~晖(春天的阳光,喻父母的恩情)。~山(春天的山,山色如黛,喻妇女的眉毛)。~秋(➊春季和秋季;➋指年月;➌指人的年岁,如“~~正富”;➍指中国古代的编年体史书,鲁国的《春秋》。亦泛指历史或历史著作;➎中国的历史上的一个时代)。2 两性相求的欲望:~心。怀~。3 生机:大地回~。4 姓。

fēng,fěng

1 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向。~速。~级。~险。~波(喻纠纷或乱子)。~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2 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潮。~靡一时。~驰电掣。3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气。~习。~物(某地特有的景物)。~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4 消息,传闻:~传(chuán )(传闻)。闻~而动。5 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景。~度。~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致。~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6 指民歌、歌谣:国~(《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7 中医学指某些疾病:~瘫。~湿。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