鄙邑的拼音、解释、组词

鄙邑的简介:

bǐ yì
1.边城。

  • AI解释

鄙邑》这个词通常出现在古代文献中,尤其是中国古代外交辞令或文人笔下。这里的“鄙”字用的是谦辞,“邑”则指城、地方。“鄙邑”在古汉语中的含义是对自己所在的地方的谦称,即自谦之词。

详细解释

  • :在这里意为“鄙陋”,但更常用作谦辞,表示自谦。
  • :指的是地方或城市。

因此,“鄙邑”一词用来表达一种谦虚的态度,通常用于描述自己的国家、地区或所在的地方。这是一种比较委婉的表述方式,在古代外交和书信往来中颇为常见。

造句

  1. 古文:“敝国虽小,但君王恩泽已至,鄙邑臣民无不感激涕零。”
  2. 文学作品:“在与邻邦交往之际,我代表鄙邑向您致以诚挚的问候。”
  3. 历史记录:“自古以来,贵国友好待我,鄙邑亦感怀不已,特此回信以表感激之情。”
  4. 书信往来:“尊敬的朋友,鄙邑人民在得知您的消息后,无不感到荣幸和激动。”
  5. 古典文学:“鄙邑虽僻壤,但百姓殷勤,衷心欢迎您莅临指导。”

这些句子展示了“鄙邑”一词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

分词解释

1 中国周代地方组织单位之一,五百家为一鄙:~师(古官名,周制每县五鄙,“鄙师”掌其鄙之政令祭祀)。2 郊野之处,边远的地方:边~。3 粗俗:~陋。~俗。~夫。~近(庸俗浅近)。4 轻蔑,看不起:~视。~夷。~弃。~薄。5 品质低劣:卑~。6 谦辞,用于自称:~人。~老。~见。7 吝啬:~吝。~诈(贪吝诈伪)。

1 城市,都城:城~。都~。2 旧指县:~人(同乡的人)。~庠(明清时称县学)。~宰。3 古代诸侯分给大夫的封地:采~。4 古同“悒”,愁闷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