邑粟的拼音、解释、组词

邑粟的简介:

yì sù
1.采邑的赋粟。

  • AI解释

在古代汉语中,“邑粟”并不是一个常见或标准词汇,因此它可能包含了一些特定的情境或古文中的特定用法。根据现有资料推测,可能有以下两种解读方式:

  1. “邑”指的是城邑、地方,而“粟”是谷物的一种,具体指小米、高粱等粮食作物。“邑粟”可以理解为某个地方所生产的粮食。
  2. 在古代汉语中,“邑粟”的搭配不常见,可能需要结合上下文来准确理解其含义。

基于以上解读,以下是我为您创造的五个句子:

  1. 这个城邑的粮仓里储满了邑粟,保障了百姓们的日常所需。
  2. 考虑到这次饥荒严重,我们应加强邑粟的储备,确保百姓的基本生活不受影响。
  3. 由于连年干旱,邑粟产量锐减,这给当地的粮食供应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4. 粟粮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之一,政府需要加强对各地邑粟生产的监管与支持。
  5. 在古代战争中,城邑的邑粟储备往往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之一。

如果“邑粟”一词出现在特定文集或文献中有不同的含义,请提供更多的上下文信息以便进一步解释。

分词解释

1 城市,都城:城~。都~。2 旧指县:~人(同乡的人)。~庠(明清时称县学)。~宰。3 古代诸侯分给大夫的封地:采~。4 古同“悒”,愁闷不安。

1 一年生草本植物,子实为圆形或椭圆小粒。北方通称“谷子”,去皮后称“小米”:~子。沧海一~。2 古代泛称谷类:重(zhòng )农贵~。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