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妖镜的拼音、解释、组词

照妖镜的简介:

zhào yāo jìng
传说能照出妖魔鬼怪原形的宝镜。比喻借以看穿阴谋诡计的事物。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映照以后即能使妖魔鬼怪显现原形的镜子。见汉.郭宪《洞冥记》卷一。唐.李商隐〈李肱所遗画松诗书两纸得四十韵〉:「我闻照妖镜,及与神剑锋。」《西游记》第三九回:「那菩萨袖中取出照妖镜,照住了那怪的原身。」

2. 后比喻能鉴别真伪、善恶的事物。

照妖镜》这个词并非来自正式的语言或文献,而是通常在文学作品、影视作品或者网络流行语中出现的概念。这个词汇形象地指代一种能够揭露隐藏事实、真相或者揭示伪善行为的工具或手段。它源自中国民间传说中的“照妖镜”——古代传说中能映射出妖怪真形的一种神奇镜子,后来被引申为各种意义上能够揭示虚假或不真实的事物。

详细解释:

  • 概念来源:最初源于古代神话故事,用来指代具有揭露隐藏真相功能的物品。
  • 象征意义:在现代语言中,“照妖镜”比喻的是那些能发现事情本质、揭露谎言或者伪善行为的工具或方法。
  • 使用场景:可以用于描述新闻媒体的角色(如揭露社会不公)、调查报告的作用(如揭示企业造假)等。

造句示例:

  1. 经过这次事件,她终于成为了一个真正的“照妖镜”,用事实说话,不再受任何偏见的影响。
  2. 在反腐斗争中,媒体扮演着至关重要的“照妖镜”角色。
  3. 科技进步成为了现代社会的“照妖镜”,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复杂的信息和数据。
  4. 他的诚实正直让他成为了一个出色的领导者,“照妖镜”般地让团队成员看清自己的错误。
  5. 在这次竞选活动中,对手的种种谎言都被志愿者们巧妙利用成了“照妖镜”,充分展示了他们的虚伪。

这些例子展示了《照妖镜》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和比喻含义。

分词解释

zhào

1 光线射在物体上:日~。~耀。~射。2 对着镜子或其他反光的东西看自己或其他人物的影像:~镜子。3 摄影:~相。拍~。4 画像或相片:小~。写~。5 看顾:~管。~顾。6 按着,依着:依~。遵~。~搬。~本宣科。7 凭证:护~。牌~。执~。8 知晓:心~不宣。肝胆相~。9 通知,通告:知~。~会。10 对着,向着:~壁。~敌人开枪。11 查对:对~。查~。

yāo

1 迷信的人指异于常态而害人的东西:~魔鬼怪。~精(①妖怪;②喻姿色迷人的女子。“精”均读轻声)。~氛。2 装束或神态不正派:~里~气。~态。3 媚,艳丽:~女。~娆。~艳。~冶。~妍。4 邪恶而迷惑人的:~言。~人。~术。

jìng

1 用来映照形象的器具:~子(亦指“眼镜”)。~台。~匣。~奁。铜~。穿衣~。2 利用光学原理制造的各种器具,上面的镜片一般用玻璃制成:~头。~片。眼~。胃~。凸~。凹~。三棱~。望远~。显微~。3 监察,借鉴:~戒。4 照耀:“荣~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