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阴的拼音、解释、组词

烛阴的简介:

zhú yīn
1.传说中的神名。即烛龙。

  • AI解释

烛阴》,这个词语在古代文献中出现过,它主要出现在《山海经·海外北经》和《庄子·逍遥游》等古籍之中。它的记载相对简略,但涉及的内容丰富且深奥。

详细解释

  1. 来源与出处
  2. 在《山海经·海外北经》中,《烛阴》被描述为一种古老的神话生物,它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兽或异兽之一。
  3. 根据记载,“烛阴之国”位于北海之上,其地没有昼夜之分,只有永恒的光明。这个国度由烛阴统治,它能够调节昼夜和四季的变化。

  4. 相关描述

  5. 《庄子·逍遥游》中提到:“北溟有鱼,其名为鲲;化而为鸟,其名为鹏。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这里虽然没有直接提到烛阴,但通过对比可见古人对自然界的奇妙想象。
  6. 在一些注释和传说中,有人认为“烛阴”可能指的是能够驱散黑暗、带来光明的神灵或异兽。

  7. 象征意义

  8. 烛阴》在中国古代神话中往往与光明、秩序、和谐等正面价值相关联,代表着自然法则的守护者。
  9. 它也象征着超越常规时间观念的存在,暗示着宇宙运转的一种超然状态。

造句

  1. 在那个遥远的时代,人们相信存在着一个被烛阴统治的世界,在那里没有黑夜和白昼的区别,四季轮回都是永恒的光明。
  2. 烛阴之国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去探索未知、追求光明与和平。
  3. 就像神话中的烛阴一样,那些为世界带来希望与光明的人们永远被人们铭记。
  4. 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我们就像古代故事中寻找烛阴的旅人,不断前行以追寻那永恒的光明。
  5. 烛阴之国虽然遥不可及,但它所代表的精神激励着我们去面对困难、追逐梦想。

请注意,《烛阴》的记载相对较少,因此在造句时主要依据其象征意义和传说背景进行创作。

分词解释

zhú

1 用线绳或苇子做中心,周围包上蜡油,点着取亮的东西(古代亦称“火炬”):蜡~。花~。~光。~泪。~台。风~残年。2 洞悉:洞~其奸。3 灯泡瓦特数的俗称:十五~的灯泡。

yīn

1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中通贯所有物质的两大对立面诸一,与“阳”相对:~阳。一~一阳谓之道。~差阳错。~盛阳衰。~虚生热。图形:⚋(U+268B)。2 指“月亮”:太~(月亮)。~历。3 带负电的:~电。~极。~离子。4 云层较厚,遮住阳光:~沉。~雨。~郁(亦指忧郁,不开朗)。~霾。5 不见阳光,亦指不见阳光的地方:~面。~干(gān)。~凉,~影。山~(山的北面,水的南面)。碑~(碑的背面)。6 不露出表面的,暗中的:~沟。~通(秘密往来)。~私。~功(➊暗中做的好事;➋迷信指被阴间记功的好事)。7 背地捣鬼,险恶:~谋。~毒。8 指冥间:~间。~司。~曹地府。9 凹进的:~文图章。~识(即阴文)。10 指时间:光~。惜寸~。11 生殖器:~部。~道。~茎。~囊。12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