攘往熙来的拼音、解释、组词
攘往熙来的简介:
rǎng wǎng xī lái
形容人来人往,喧闹纷杂。
形容人来人往,喧闹纷杂。
- AI解释
《攘往熙来》这个词是由“攘”、“往”、“熙”三个字组成,出自于古代文献,但作为一个整体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这里,我们尝试拆解词意并进行合理的组合和使用。
- 攘:原义是指用手推挤、扶助。在此处可以理解为人们互相拥挤。
- 往:表示前往或去到某地。
- 熙来:熙是光亮的意思,这里用作形容人多的样子,熙来熙往即人们往来不断。
综合起来,“攘往熙来”描绘了一幅繁华热闹、人群密集、川流不息的场景。通常用来描述商业街、市场或某些公共场所的人流量大、氛围热烈的情形。
造句
- 商场里攘往熙来,各种商品琳琅满目,顾客们兴致勃勃地挑选着自己心仪的商品。
- 每到节假日,古镇的街道上便攘往熙来,游客络绎不绝,感受那份古朴而又热闹的气息。
- 学校操场上举办运动会时,同学们攘往熙来,一片欢声笑语。
- 随着疫情逐渐稳定,各大商圈再次迎来了攘往熙来的景象,商家们的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 节日期间,旅游景点更是攘往熙来,人山人海的壮观场面令人难忘。
请注意,“攘往熙来”作为一个较为生僻和不常用的词汇,在实际使用中可能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进行调整或替换为更常见的词语。
分词解释
攘
rǎng
1 侵夺,偷窃:~羊(指暴露亲人的过失,语出《论语·子路》中的“其父~羊,而子证之”)。~夺。~窃。~善(掠人之美)。2 推,排斥:~斥。~除。~夷(抵御外国侵略)。3 烦乱:~~(纷乱)。扰~。4 捋:~袂。~臂。
往
wǎng
1 去,到:~返。~复。~还(huán )。~来。交~。向~。勇~直前。2 过去:~昔。~日。~事。~古。~常。以~。一如既~。3 同“望”。
熙
xī
1 光明。2 兴起,兴盛。3 和乐:~怡。~笑。4 古同“禧”,福,吉祥。5 〔~~攘攘〕形容人来人往、喧闹纷杂的样子。6 古同“嬉”,嬉戏。
来
lái
1 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与“往”、“去”相对:~回。~往。过~。归~。~鸿去燕(喻来回迁徙,不能在一地常住;亦喻书信来往)。2 从过去到现在:从~。向~。3 现在以后,未到的时间:~年。将~。~日方长。4 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表示约略估计:二百~头猪。5 做某个动作:胡~。6 用在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事:大家~动脑筋。7 用在动词后,表示做过(一般均可用“来着”):昨天他哭~。8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上~。9 表示发生:暴风雨~了。10 在数词一、二、三后面,表示列举理由:这台收录机一~音质好,二~价钱便宜,我就买了。11 用做诗、歌词中的衬字:八月里~桂花香。12 表示语气,归去~兮!1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