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嗣同(1865-1898)的拼音、解释、组词

谭嗣同(1865-1898)的简介:

tán sì tóng/tòng (1865-1898)
近代维新派政治家、思想家。湖南浏阳人。1896年写成《仁学》一书,主张冲破一切封建罗网。后在湖南协助办报、办学堂,宣传变法。1898年被征入京,参与维新变法。戊戌政变后,被捕就义。为“戊戌六君子”之一。著作编入《谭嗣同全集》。

  • AI解释

《谭嗣同(1865-1898)》这句话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或段落,而是一个历史人物的时间范围表述。谭嗣同是中国晚清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维新派代表人物之一,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

谭嗣同简介

生平: - 1865年出生于湖南浏阳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中,父亲是清朝官员。 - 他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 - 在20世纪初的维新运动中,谭嗣同积极参与,并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国家、发展经济的思想。

政治理念: - 谭嗣同提倡变革中国社会制度,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技和思想,以实现国家富强。 - 他支持康有为等人推动的戊戌变法,但由于顽固派的强大反对及慈禧太后的强硬立场,最终维新派失败。

结局: - 维新运动失败后,谭嗣同被捕入狱。面对死亡,他表现出坚定的革命精神,并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豪迈诗句。 - 1898年9月28日,谭嗣同英勇就义,年仅33岁。

造句

  1. 谭嗣同虽已逝去多年,但他的思想仍激励着后来者追求变革与进步。
  2. 在戊戌变法期间,谭嗣同不仅是积极参与者之一,还写下了许多充满爱国情怀的文章和著作。
  3. 虽然他的人生短暂,但谭嗣同的言行举止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4. 今天,我们纪念谭嗣同,不仅是为了缅怀他的牺牲精神,更是要学习并传承其不屈不挠、勇于担当的精神品质。
  5. 每当国家遇到重大变革时期,人们都会想起谭嗣同,作为激励前行的榜样。

分词解释

tán

1 同“谈”。2 姓。

tóng,tòng

1 一样,没有差异;相~。~一(a.一致,统一;b.共同的一个或一种)。~侪(同辈)。~庚(同岁)。~年。~胞。~人(a.在同一单位工作的人;b.同行业的人)。~仁(同人)。~仇敌忾。~工异曲。~室操戈。情~手足。2 共,在一起(从事):共~。~学。~步。殊途~归。~舟共济。3 和,跟:~流合污。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