诰封的拼音、解释、组词
诰封的简介:
gào fēng
封建王朝对官员及其先代、妻室援予爵位或称号。
封建王朝对官员及其先代、妻室援予爵位或称号。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古时朝廷经由诰命授予爵号。【例】他的家世显赫,七世先祖曾被诰封为安国公呢!
1. 古时朝廷经由诰命授予爵号。
2. 旧时朝廷封赠爵号的诰命。
《诰封》,这个词源自中国古代官文书用语,是皇帝或上级官员对下级官员、平民等授予某种荣誉时所使用的官方文书。在古代,“诰”是一种文体,主要是帝王对臣子进行训诫和命令的文辞;“封”则有加封、赐予的意思。因此,“诰封”的意思是指通过诰命的形式授予某人某种荣誉称号或者职务。
详细解释
- 起源: 古代中国,特别是明清时期比较常见。
- 用途: 主要用于表彰对国家或社会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士,如官员、文人等。
- 形式: 被赋予者会获得一种带有特殊荣誉的封号或者职位,并在日常生活中享受相应的特权和待遇。
造句
- 历史故事中的诰封:“自古英雄出少年,在这危急时刻,李将军临危受命,平定叛乱有功,朝廷便下诏书予以诰封。”
- 文学作品中的诰封:“在《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父亲贾政曾因科举考试得中进士而被皇上诰封为‘翰林院编修’。”
- 民间传说里的诰封:“传说中的侠客往往会被朝廷发现并加以诰封,成为一方的保护神。”
- 古装剧台词中的诰封:“臣自幼习武,多次立功边关,今日得蒙皇上恩赐诰封,乃平生之大幸也!”
- 学术研究中的诰封:“在明清史的研究中,通过对诰封制度的深入探讨,可以揭示当时社会阶层变动的重要线索。”
以上造句展示了《诰封》这一词语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方式及其所蕴含的历史文化意义。
分词解释
封
fēng
1 密闭,使跟外面隔绝:~闭。密~。~口。~存。~条。~贮。~面。~底。~锁。~顶。冰~雪飘。~山育林。2 用来装信、钱等物的纸套:信~。赏~。3 帝王把土地或爵位给予亲属或臣僚:~侯。~君(领有封地的贵族)。~邑。~拜(拜官授爵)。~典。~建。4 疆界:~疆。~域。~界。5 限制:故步自~。6 帝王筑坛祭天:~禅(祭天为“封”,祭地为“禅”)。7 量词,用于装封套的东西:一~信。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