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贤接士的拼音、解释、组词

礼贤接士的简介:

lǐ xián jiē shì
礼:表示敬意;接:接纳。对有才有德的人以礼相待去结交或接纳。

  • AI解释

词语解析

《礼贤接士》

“礼贤接士”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尊重和礼待贤能之士、有才能的人。这个成语通常用于描述政治家或领导者对待人才的态度和行为,强调了对人才的重视以及对他们进行恰当的接待与尊敬。

成语来源:

这个成语源自于中国古代,最早见于《汉书·东方朔传》,用来形容西汉时期著名谏臣东方朔被皇室礼遇的故事。东方朔因其聪明才智而受到了皇帝和朝中官员的尊重,这也是“礼贤接士”的一个典型例子。

成语用法:

  1. 作为谓宾短语使用;
  2. 多用于书面语,表达对人才重视的态度或行为。

示例造句

  1. 现代企业家应当秉持礼贤接士的精神,广纳人才,共同推动企业发展。

  2. 政府应该更加注重礼贤接士的工作,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投身国家建设之中。

  3. 他深知礼贤接士的重要性,因此积极组织各种活动,旨在发掘和吸引有潜力的青年才俊。

  4. 这家公司的领导层非常注重礼贤接士,总是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与工作环境。

  5. 在现代社会中,“礼贤接士”的精神不仅是企业的需要,更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关键所在。

分词解释

1 社会生活中,由于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仪节:婚~。丧(sāng)~。典~。2 符合统治者整体利益的行为准则:~教(jiào)。~治。克己复~。3 表示尊敬的态度和动作:~让。~遇。~赞。~尚往来。先~后兵。4 表示庆贺、友好或敬意所赠之物:~物。~金。献~。5 古书名,《礼记》的简称。6 姓。

xián

1 有道德的,有才能的:~明。~德。~能。~良。~惠。~淑。~哲。~人。圣~。礼~下士。2 敬辞,用于平辈或晚辈:~弟。~侄。~契(对弟子或朋友子侄辈的敬称)。

jiē

1 连成一体:~合。~骨。~壤。衔~。2 继续,连续:~力。~替。~班。~二连三。再~再厉。3 靠近,挨上:~近。邻~。~吻。4 承受,收取:~受。~收。~纳。~管。5 迎:~风。~生。~待。6 姓。

shì

1 古代统治阶级中次于卿大夫的一个阶层:~族。~大夫。2 旧时指读书人:~子。~民。学~。3 未婚的男子,泛指男子:~女。4 对人的美称:志~。烈~。女~。5 军衔的一级,在尉以下;亦泛指军人;上~。~兵。~卒。~气。6 称某些专业人员:医~。护~。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