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语颐指的拼音、解释、组词

眼语颐指的简介:

yǎn yǔ yí zhǐ
颐指:以下巴的动向示意。用眼色或下巴的动向示意。

  • AI解释

词语“眼语颐指”中的“眼语”指的是通过眼神来进行交流或示意,而“颐指”则意为用下巴微微上扬来发出指令或指示。这两个词组合起来,在古代汉语中常用来形容高级官员或是地位高的人不直接说话,而是通过细微的眼神和面部表情进行轻柔的指挥或命令。

详细解释

  • 眼语:指的是利用眼神传递信息或者示意的方式。
  • 颐指:通常指用下巴微抬来表示意思、发出指示。这种说法在古代文人雅士间常用来形容不直接出声,而是通过微妙的表情和姿态传达命令或意见的行为方式。

造句

  1. 尽管他的嘴没有动,但部长只是轻轻摇了摇头,并通过眼语颐指的方式示意副部长改变决策方案。
  2. 在这次商谈中,老总只是通过眼神交流与点头确认了每一个重要细节,展现了他高明的领导艺术。
  3. 为了提高会议效率,公司总裁决定采用眼语颐指的方法进行内部沟通,以减少口头指令可能带来的误解。
  4. 小说中的主人公是一位深藏不露的将军,在战场上他常常通过眼语颐指向下属传达战术意图。
  5. 在这场盛大的宫廷宴会上,国王通过巧妙的眼神和细微的表情来指挥他的仆人布置场地,并处理各种突发情况。

分词解释

yǎn

1 人和动物的视觉器官:~睛。~底。~力。~色。~神。~帘。~目。~疾手快。2 见识,对事物的看法:~光远大。~界开阔。3 孔洞,窟窿:炮~。针~儿。泉~。4 关节,要点:节骨~儿。字~儿。5 戏曲中的节拍:一板三~。6 当前:~前利益。~下。7 量词:一~井。8 围棋术语,一方子中所留的空儿,在这个空儿中对方不能下成活棋。

yǔ,yù

1 话:~言。汉~。英~。~录。~汇。~重心长。2 指“谚语”或“古语”:~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3 代替语言的动作:手~。旗~。4 说:细~。低~。

zhǐ

1 手伸出的支体(脚趾亦作“脚指”):手~。巨~(大拇指)。~甲。~纹。~印。屈~可数。2 量词,一个手指的宽度:下了三~雨。3 (手指或物体尖端)对着,向着:~着。~画。~南针。~手画脚。4 点明,告知:~导。~引。~正。~责。~控(指名控告)。~摘。~挥。~日可待。5 直立,竖起:令人发(fà)~(形容极为愤怒)。6 意向针对:~标。~定。7 古同“旨”,意义,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