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腊的拼音、解释、组词

破腊的简介:

pò là/xī
1.残腊;岁末。

  • AI解释

“破腊”是汉语词汇,通常用来形容冬天或严寒天气中逐渐消融、回暖的状态。其中,“腊”指的是冬月,而“破腊”即打破冬季的寒冷状态,意味着从寒冬转向初春或开始回暖。

详细解释:

  1. 字面意义:“破”有打破、穿透之意;“腊”,在古代十二月份被称为腊月,这里主要指严寒季节。
  2. 引申意义:象征性地描述冬季寒冷逐步消散的过程。常用于文学或诗词中,用来描绘自然环境的变化或者比喻事物的困境逐渐解决。

造句:

  1. 随着破腊时节的到来,河面开始融化,春天的脚步悄然而至。
  2. 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公司终于突破了业务瓶颈,迎来了破腊式的增长。
  3. 破腊的日子让人感受到初春的气息,一切仿佛都充满了希望和生机。
  4. 他经过长期的沉寂与努力后,作品终于得到了认可,这真是一个破腊的好兆头。
  5. 每当破腊时分,我都会去踏青赏花,感受大自然重新复苏的美好。

分词解释

1 碎,不完整:碗打~。~灭。~旧。~败。~落。~陋。~颜(转为笑容)。~绽(衣服裂开,指事情或说话的漏洞或矛盾)。牢不可~。2 分裂:~裂。~读(同一个字形因意义不同而有两个以上读音,把习惯上通常的读音之外的读音,称“破读”)。~土。3 使损坏:~坏。~损。4 超出:~例。~格。5 花费,耗费:~费。~财。~产。6 打败,打垮:~阵。~门。攻~。7 揭穿:~案。~译。~获。

là,xī

1 古代在农历十二月合祭众神叫做腊,因此农历十二月叫腊月。2 冬天(多在腊月)腌制后风干或熏干的肉:~肉。~鱼。~味。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