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州粜米的拼音、解释、组词

陈州粜米的简介:

chén zhōu tiào mǐ
全名《包待制陈州粜米》。杂剧剧本。元人作,姓名不详。宋代陈州干旱,刘衙内的儿子、女婿趁开仓赈灾之机,大肆搜括,并打死灾民张撇古。张子小撇古去开封府告状,包拯私访得实,严惩贪官。

  • AI解释

词语:陈州粜米

释义:陈州粜米”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历史故事的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因贫穷而不得不卖粮换钱的情景。这个成语中的“陈州”位于现在的河南省南部,是中国古代的一个著名产粮地。“粜”是出售、贩卖的意思,“米”则指稻谷或大米。

详细解释: - 背景故事: 这个成语的故事来源于元杂剧《陈州粜米》,讲述的是穷书生赵太爷在遭遇天灾人祸后,不得不卖掉家中粮食度日的处境。尽管他拥有深厚的学问和高尚的人品,但社会地位并不为他人所重视,最终只能通过卖粮换钱来维持生活。 - 寓意: 成语“陈州粜米”主要用来比喻个人因为贫困而不得不从事体力劳动或低贱的职业以求生存的情况,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读书人境遇的同情与关注。

造句:

  1. 虽然赵先生才华横溢,但由于家道中落,他只能在农村卖粮度日,过着“陈州粜米”的生活。
  2. 这个贫困家庭的生活就像“陈州粜米”,靠卖掉仅有的一点粮食来维持日常开支。
  3. 面对突如其来的天灾和生活的艰辛,我们不能因为他人同情的目光而放弃自己的尊严,就像赵太爷一样过着“陈州粜米”的日子。
  4. 在那个动荡的时代里,像林老这样有学问的人也难逃“陈州粜米”的命运。
  5. 电视剧中的人物经历与现实生活中的“陈州粜米”场景非常相似,让人感慨万千。

通过这些造句,可以更好地理解成语的用法和在不同语境下的表达效果。

分词解释

chén

1 排列,摆设:~列。~兵。2 述说:~述。~情。详~。~诉。~说。3 旧的,时间久的:~旧。~腐。~醋。推~出新。~~相因。~迹。~皮。4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淮阳县一带。5 中国朝代名,南朝最末的王朝。6 姓。

zhōu

1 古代的一种行政区划,所辖地区的大小历代不同(后多用于地名):~县。杭~。2 中国一种民族自治行政区划:海南省黎族苗族自治~。

1 谷类或其他植物的子实去了皮的名称:小~。大~。稻~。~珠薪桂(米像珍珠;柴像桂木,形容物价昂贵,生活困难)。2 国际长度单位(旧称“公尺”“米突”),一米等于三市尺。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