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歷的拼音、解释、组词
阳歷的简介:
yáng lì
1.见"阳历"。
1.见"阳历"。
- AI解释
《阳歷》的详细解释
“陽歷”是指以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为基础计算的一年长度为365天或366天(闰年)的日历系统,也称为太阳历。它主要依据日月运行来确定日期和节气,用于安排农业生产、节日庆典等生活活动。
阳历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其与季节变化密切相关:一年分为12个月份,每个月份的长度通常为30或31天(二月份例外)。这种计时法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采用,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采用阳历来确定公历日期。
造句
- 学校为了方便家长和学生安排假期出游,提前一个月发布了阳历暑假时间表。
- 农业专家根据阳历的节气变化来指导农民进行农作物的种植与收获工作。
- 中国的法定节假日大部分都是按照阳历来确定的具体日期,如春节、国庆节等。
- 世界各地的许多重大体育赛事都会提前公布阳历的比赛时间表。
- 为了保持农历和阳历的一致性,每隔几年就会加一个闰月以调整两者之间的差距。
以上这些句子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陽歷”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分词解释
阳
yáng
1 明亮。2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中通贯所有物质的两大对立面之一,与“阴”相对:一阴一~谓之道。阴~二气。图形:⚊(U+268A)。3 指“太阳”:~光。~面。~历。向~。夕~。4 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多用于地名):衡~(在中国湖南省衡山之南)。洛~(在中国河南省洛河之北)。5 温暖:~春。6 外露的,明显的:~沟。~奉阴违。7 凸出的:~文图章。8 关于活人的:~间(人世间)。~宅。~寿。9 带正电的:~极。~电。~离子。10 男性生殖器:~痿。11 古同“佯”,假装。12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