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辞的拼音、解释、组词

铭辞的简介:

míng cí
1.见"铭词"。

  • AI解释

铭辞》,通常是指古代镌刻在器物或碑石上的文字,用来表达对某个人或事件的铭记、纪念意义。这种铭文不仅用于颂扬先祖、贤人,或是记录重要事件,还常含有关于道德、行为准则的训诫和警句。在中国传统中,常见的有铜器铭文(如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墓志铭等。

详细解释

  1. 用途与形式:古代的铭辞多采用散文或韵文体写成,内容丰富多样,可以是对个人品德、业绩的颂扬,也可以是警世之言。这些文字往往被刻于器物之上或是碑石之中,既作为传世佳作也起到装饰和纪念的作用。
  2. 文化意义铭辞不仅是语言艺术的一种体现,更是中国古代文化和哲学思想的重要载体之一。通过铭辞,古人能够表达对于历史、道德和人生价值的思考与感悟。
  3. 风格特点铭辞往往具有庄重典雅的特点,注重文采而不失质朴;内容上既包括对个人或事件的具体描述,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和教诲。

造句

  1. 这件青铜器上的铭辞不仅精美绝伦,还揭示了许多关于古代社会的宝贵信息。
  2. 每次看到这祖传的玉佩,父亲都会向我们讲述上面那篇感人至深的铭辞
  3. 墓碑两侧的石刻铭辞详细记载了逝者生平以及其对家族贡献。
  4. 为了纪念在战争中牺牲的战士们,人们在城市中心竖立了一座纪念碑,并撰写了庄重的铭辞
  5. 在古董市场中,一件拥有古代文人墨迹、内容引人的铜器铭辞往往更受藏家青睐。

分词解释

míng

1 铸、刻或写在器物上记述生平、事迹或警诫自己的文字:~刻。~文。~志。墓志~。座右~。2 在器物上刻字,表示纪念,永志不忘:~记。~心。~骨。~诸肺腑(喻永记)。3 中国古代用于铭刻的文字逐步形成的一种文体,如《文心雕龙》有《铭箴》篇。

1 告别:告~。~诀。~行。~世。~别。2 不接受,请求离去:~职。~呈。3 躲避,推托:不~辛苦。~让。~谢。推~。4 解雇:~退。5 同“ 词 ”。6 优美的语言:~藻。修~。7 讲话;告诉:“请~于军”。8 文体的一种:~赋。陶渊明《归去来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