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宴的拼音、解释、组词

公宴的简介:

gōng yàn
1.公燕。 2.公众宴请。

  • AI解释

公宴》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较为少见,可能是指古代官吏为公务而举行的宴会。在古代文化中,“公宴”通常指政府官员为了公务活动或招待贵宾而举办的一种正式宴会。它体现了中国古代重视礼仪和交际的传统。

详细解释:

  • 历史背景:在古代中国社会,尤其是春秋战国至明清时期,由于官僚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公宴”成为了一种常见的社交形式。
  • 目的与功能:“公宴”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进官员之间的友谊、加深对政令的理解或传达某些重要信息。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展示和维护官方的形象。
  • 内容与礼仪:古代的“公宴”通常较为隆重,会涉及宴请嘉宾、饮酒赋诗、歌舞表演等多个环节,其中饮酒是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造句:

  1. 古代官员常常在处理公务之余举办公宴,以增强彼此之间的联系。
  2. 在这次官府举办的公宴上,许多重要的决策得到了讨论和确定。
  3. 这个公宴不仅是一次社交活动,也是政治协商的平台之一。
  4. 为了庆祝新任知州的到来,当地的官员准备了一顿丰盛的公宴
  5. 公宴上,文人墨客往往吟诗作赋,借以抒发情感或表达意见。

请注意,《公宴》作为一个特定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上述解释和造句基于传统文献中的描述进行推测构建,并非来源于具体的、正式的历史记载或语料库数据。

分词解释

gōng

1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正。~心。大~无私。2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理。~式。~海。~制。3 国家,社会,大众:~共。~安(社会整体的治安)。~众。~民。~论(公众的评论)。4 让大家知道:~开。~报。~然。5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三~(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子。~主。6 敬辞,尊称男子:海~。包~。诸~(各位)。7 雄性的:~母。~畜。8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外~(外祖父)。9 姓。

yàn

1 以酒饭款待宾客:~客。~饮。~席。2 聚会在一起吃酒饭:~会。~集。3 酒席:设~。国~。盛(shèng)~。4 乐(lè),安闲:~娱。~嬉。~乐(yuè )。~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