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克的拼音、解释、组词

刚克的简介:

gāng kè
1.谓以刚强取胜。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以刚强取胜。《书经.洪范》:「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刚克,三曰柔克。」《北史.卷四二.列传.常爽》:「文翁柔胜,先生刚克,立教虽殊,成人一也。」

刚克》这个词并非现代汉语常用词汇,在标准的词典中没有直接收录。但根据其组成部分:“刚”意指坚强、刚毅;“克”,通常有克制、克服的意思,也可以是姓氏的一部分。“刚克”可能被理解为具有坚强和坚定性格的人或者这种特质本身的一种表达方式。

详细解释

由于“刚克”不是一个标准词汇,没有明确的定义。如果从字面意思来理解,“刚克”可以解读为一种刚毅、坚定的性格或品质,指的是能够克服困难、保持坚定信念的能力。

造句

  1. 在面对逆境时,他展现出了刚克的精神。
  2. 尽管生活给了她许多挑战,但她凭借刚克的力量一步步走到了今天。
  3. 这些年,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刚克”二字的意义。
  4. 对于这次的困难,我深信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就能发扬刚克精神,共同克服难关。
  5. 在创业路上遭遇重重挫折时,这种刚克的精神激励着我们继续前行。

请注意,在实际语境中使用这类词语时可能会因为其非标准性而引起误解或混淆。如果需要表达类似的意思,可以考虑使用更常见、明确的词汇如“坚强”、“毅力”等。

分词解释

gāng

1 硬,坚强,与“柔”相对:~强。~直。~烈。~劲(姿态、风格等挺拔有力)。~健。~毅。~决。~正不阿(ē)。~愎自用。2 恰好,恰巧:~~(a.恰好;b.才)。~好。3 才:~才。~来就走。4 姓。

1 能够:~勤~俭。2 战胜,攻下:攻~。~复(战胜敌人并收回失地)。3 制伏:~服。~制。~己奉公。以柔~刚。4 严格限定:~日。~期。~扣。5 消化:~食。6 公制重量单位或质量单位:一克等于一公斤的千分之一。7 中国西藏地方的容量单位,一克青稞约二十五市斤;亦是其地积单位,播种一克种子的土地称为一克地,约合一市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