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理的拼音、解释、组词

佛理的简介:

fó/fú/bì/bó lǐ
1.佛教的教理。

  • AI解释

《佛理》,这个词组通常用于佛教文化中,指的是佛教中的基本教义、哲学思想或理论。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佛”源自印度梵语“Buddha”,意为“觉醒者”、“智者”,后来引申为超脱生死轮回的智慧状态;而“理”则指向事物的道理、法则,所以《佛理》可以理解为佛教所阐述的各种道理和法则。

详细解释

  1. 缘起性空:一切有形无形之物皆由因缘和合而成,没有独立存在的实体。
  2. 四大皆空:世间所有物质现象(地、水、火、风)都是无常变化的,不存在永恒不变的东西。
  3. 因果报应:善行得善果,恶行得恶果,体现了宇宙间的公正法则。
  4. 八正道:通过正确的见解、意志、言语、行为、生计、精进、念、禅定来达到解脱之道。
  5. 四圣谛:即苦、集、灭、道;指出了人生的苦难根源及如何脱离苦难的方法。

造句

  1. 弟子们在师傅的引导下,开始深入学习《佛理》,以期更好地理解生命的真谛。
  2. 通过研读经典文献和参悟《佛理》,他逐渐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智慧。
  3. 在一次宗教对话中,两位僧人就“缘起性空”这一《佛理》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4. 此次的讲座将聚焦于探讨《佛理》中的核心思想——因果报应及其现实意义。
  5. 该寺院不仅供奉着诸位高僧大德的遗像,还珍藏了许多关于《佛理》的研究著作。

分词解释

fó,fú,bì,bó

1 梵语“佛陀”,是对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简称,亦是佛教徒对修行圆满的人的称呼:~爷。~像。借花献~。2 指“佛教”(世界主要宗教之一):~家。~寺。~老。~经。~龛。~事(佛教徒诵经、祈祷及供奉佛像等活动)。

1 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心~。肌~。条~。事~。2 事物的规律,是非得失的标准,根据:~由。~性。~智。~论。~喻。~解。~想。道~。~直气壮。3 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科,数~化。~疗。4 按事物本身的规律或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加工、处置:~财。~事。管~。自~。修~。总~。5 对别人的言行作出反应:~睬。答~。6 古代指狱官、法官。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