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弱制强的拼音、解释、组词
以弱制强的简介:
yǐ ruò zhì qiáng
以:用,靠。弱:弱小。制:制服。靠着弱小的力量去制服强大的力量。亦作“以弱毙强”。
以:用,靠。弱:弱小。制:制服。靠着弱小的力量去制服强大的力量。亦作“以弱毙强”。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用弱小的力量制服强敌。晋书.卷六.明帝纪:「帝崎岖遵养,以弱制强,潜谋独断,廓清大祲。」隋唐演义.第五十回:「陛下尝能以弱制强,稍得一胜,便起骄矜之意,以致三军损折。」
1. 用弱小的力量制服强敌。《晋书.卷六.明帝纪》:「帝崎岖遵养,以弱制强,潜谋独断,廓清大祲。」《隋唐演义》第五○回:「陛下尝能以弱制强,稍得一胜,便起骄矜之意,以致三军损折。」
《以弱制强》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以较弱的力量或手段去控制或战胜较强的一方。其主要强调的是通过智慧、策略而非单纯的力量来取得胜利或者达到目标。这个成语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兵法思想和哲学智慧,即在面对强大的对手时,不直接对抗而采用巧妙的方法制胜。
详细解释
- 以弱:指的是处于劣势或力量较小的一方。
- 制强:指通过某种手段使较强的一方无法施展其优势。
使用《以弱制强》这一成语,通常强调的是智慧、策略以及灵活应变的重要性。它不仅适用于军事领域,在商业竞争、人际关系处理乃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解决上也常常被引用,体现了一种“智者无敌”的理念。
造句
- 公司虽然规模不大,但在市场中以弱制强,成功抢占了新的市场份额。
- 在国际外交中,小国也能通过智慧和策略实现以弱制强的效果。
- 面对强大的对手,他选择智斗而非硬拼,最终以弱制强取得了胜利。
- 在团队合作中,善于发挥每个人的长处才能真正达到以弱制强的目的。
- 尽管实力悬殊,他们仍采取了以弱制强的战略,最终赢得了比赛。
这些例子展示了“以弱制强”不仅指代对抗的结果,更强调过程中运用的策略与智慧的重要性。
分词解释
以
yǐ
1 用,拿,把,将:~一当十。~苦为乐。~身作则。~邻为壑。~讹传讹。~往鉴来。2 依然,顺,按照:~时启闭。物~类聚。3 因为:~人废言。勿~善小而不为。不~物喜,不~己悲。4 在,于(指时日):“子厚~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5 目的在于:~待时机。~儆效尤。6 文言连词,与“而”用法相同:梦寐~求。7 用在方位词前,表明时间、方位、方向或数量的界限:~前。~内。8 用在动词后,类似词的后缀:可~。得~。9 古同“已”,已经。10 太,甚:不~急乎?11 及,连及:富~其邻。
弱
ruò
1 力气小,势力小,与“强”相对:~小。柔~。脆~。薄~。~不禁风。柔心~骨(形容人心地温柔,性格和顺)。2 年纪小:~冠(泛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纪)。3 不够,差点儿,与“强”相对:三分之一~。4 差,不如:~于。~点。5 丧失(指人死):又~了一个。
制
zhì
1 规定:因地~宜。~定。~式。~宪。2 限定,约束,管束:~止。~裁。专~。~约。抵~。节~。~动。~海权。3 法规,制度:民主集中~。公有~。4 造,作:~造。~做。~品。~图。~革。~版。如法炮(páo )~。5 依照规定的标准做的:~钱(中国明、清两代称本朝的铜钱)。~服。6 古代帝王的命令:~诰。7 古代父母死亡守丧;守~。
强
qiáng,qiǎng,jiàng
1 健壮,有力,与“弱”相对:~壮。~健。~人。~力。~大。~劲。刚~。富~。列~。~弩之末。年富力~。2 程度高:~手。~烈。~酸。能力~。3 胜过,优越,好:~干。争~好(hào )胜。4 有余,略多于某数:~半(超过一半)。5 使用强力,硬性地:~占。~加。~攻。~悍。~横(hèng )。~梁(强横霸道)。6 着重,增加分量:~化。增~。